当代书法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归中国”应向深度回归 □林木

[复制链接]

1177

主题

653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0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17:2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归中国”应向深度回归

□林木


  
最近中央文史馆书画院、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和中国画学会,要联合召开一个关于中国画学的传承与发展的高端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议题是讨论中国画学的核心理论核心价值与传承发展规律等问题。会议要求研究中国画学的理论体系、核心价值评判体系及中国画的基本元素、承传规律等问题。这些议题让人颇生感叹!——现在似乎真的在“回归中国”,学界在抓根本了。
  “85新潮”时,一个国家的美术界抓狂似的非要“走向”西方,好像非此而不能先进不能革命。我这人不喜欢革命的凶险与疯狂,在那疯疯颠颠的岁月里,我的想法倒很朴素:这么伟大一个东方文明大国,把自己的文化丢了不要,偏去捡外国的当正宗;外国的也不真懂,遇啥捡啥肯定错,早晚得回来。只是我也知道“人穷志短”,这是人性的弱点。等国家哪天富一些了,自尊心也多一些了,肯定还得回来。——这不,今天全都在“回归中国”!连当年那些迷狂的“洋务派”们现在竟也在争“回归中国”“中国精神”的发明权,此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洋务派”们都是“俊杰”。有一口号不是“与时俱进”么?“进”一“进”,也对。
  但怎么“进”却是一严重问题,得花功夫去研究,而且得极深入地研究才能“回归”得回来。不然,“中国精神”是什么谁知道?你光看今天美术界的论文,大多充斥一知半解东鳞西爪的一点洋句子以为时髦,连繁体字都不认识几个,还奢谈什么研究“中国精神”!“五四运动”时,胡适提出“整理国故”:“现在有许多人自己不懂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高谈‘保存国粹’……现在许多国粹党,有几个不是这样糊涂懵懂的?这种人如何配谈国粹?”近百年前的这番话好像在批评今人!
  20世纪20至40年代,那时也有一股真正回归中国的文化思潮。那股思潮是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人自己反省其科学主义文化的危害,由罗素、泰戈尔及梁启超们盛赞中国文化而掀起的。到30年代中期,已出现“民族文化复兴运动”的号召,又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倡导,整个中国文化界都行动起来。到40年代,连在延安的政治领袖毛泽东都加入到“民族形式”的大讨论中来,那形势与今天有点相似。
  比之今天把民族绘画传统的本质本体底线看成是写意、笔墨、水墨、宣纸一类完全不同,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画的研究更多地在于关注一些真正本质的东西,如“国民性”“民族精神”“民族形式”“民族本质”“固有基础”这一类根本性的问题。与今天在“走向世界”“世界主义”风气流行下的与“世界”或“国际”(其实就只是西方,决不会包括同属“世界”的亚非拉)趋同的“研究”倾向不同,当时主要注意研究中外艺术因“国民性”“民族精神”“民族形式”“民族本质”的区别,各民族艺术的特征与区别。当时的学者研究的中外比较那可真是中外比较,例如除了中西比较之外,还有与印度、日本、伊斯兰艺术的比较,就算中西,也可作中德之局部比较。就算影响比较,有西对中的影响,亦有中对西的影响,还有影响如何通过中外交流去完成等等,研究相当深入。对中国艺术的本质性研究是当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例如早在1924年,汪亚尘就说过这样精彩的话:“中国的绘画,是由想象而画出宇宙间‘万物之影’,并不是画出‘万物之真’……离开天然的形态,作家另创出一个天然,这是中国艺术上最深的一个观念,也可说是国画的根据。”他还说“自然就是我,我就是自然”“如果真要治艺术,还是要把系统弄个明白”。汪亚尘20年代初的这些论断,今天的学者说得出么?刘海粟30年代进行过一批诸如“中国画之精神要素”“何谓气韵”“中国画学上的特点”等研究,而那时关于“国民性”与“民族精神”的研究,更把这种本质性研究推到了极致。陈师曾就谈过“国民之特性,可由美术而表现之”,黄宾虹也说“屡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王显诏论过“民族艺术的本质”,邓以蛰谈“中国绝对的理想艺术”,梁启超有“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造之境为真实”,傅抱石也有中国画“超然精神”“写意精神”等等论述。30年代的林风眠就在讨论“应该知道什么是所谓‘中国画’的根本的方法”。也是30年代,宗白华就在清人方士庶的“因心造境”“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的“蹈虚揖影”之“虚境”中,看到“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吕凤子1937年谈“中国画的变”也清醒地分清了本质与现象:“以后将怎样变呢?质为生力具体表白,应无可变,可变的只表白形态。”……
  那是一个好精彩的年代啊!文艺家、哲学家、文化学者乃至政治家都来研究艺术的问题,研究“民族精神”“民族本质”“民族形式”,光看看他们的名字就行了:梁启超、陈师曾、邓以蛰、宗白华、汪亚尘、傅雷、李朴园、黄宾虹、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俞剑华、郑午昌……仅一个“民族形式”的讨论,延安的毛泽东、周扬、艾思奇、萧三、何其芳、柯仲平、冼星海等参与了讨论,国统区郭沫若、茅盾、胡风、胡绳、葛一虹、潘梓年、罗荪、戈茅、黄芝冈、光未然等也都参与讨论。
  今天,弄美术史论稍微写过几篇文章算理论家的都转行去当“策展人”,或策展后再当研讨人,那谁来做研究呢?都不去研究,又怎么“回归中国”呢?今天的国人连“民族”二字都羞于提及,民族文化又怎么去研究呢?“回归中国”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还得朝深度回归才行。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梁石柱. 男  .50岁
邮编:655600.
云南省陆良县同乐大道上段陆良中国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微信):15911475199
邮箱:15911475199@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书法家网 ( 滇ICP备15005637号-1

GMT+8, 2024-4-29 09:09 , Processed in 0.18368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