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偷走“艺”家人的亲情? □胥广福 吴建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10:3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偷走“艺”家人的亲情?

□胥广福 吴建华
  “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字形颇似老人呵护子女与子女承奉老人。孝行天下,频传佳话。比如近代名家曾熙就被人称为“曾孝子”。曾氏降生时大雪封门,母亲饥渴至极,抓雪果腹。曾氏两岁失怙,寡母含辛茹苦,殊为艰难。曾熙知恩图报,事母至孝。“庚子”逃难,曾熙亲为慈母抬轿,长驱四十余里……其母遗像曾供奉堂上,忌日必斋戒沐浴,祭祀如仪。“孝道”薪火相传:曾熙病逝上海,弟子张大千扶柩送返,墓傍筑庐,守孝期月,终生感戴。
  《晏子春秋》云:“人性有贤与不肖。”若“贤”比稻子,“不肖”则如稗草,良莠并存,令艺坛也“漂起珍珠般的白沫”(闻一多诗)。当下逐利风起,GDP超日赶美,艺术成投资新宠,搅得市场风起云涌,也让艺术家“后院”屡屡“起火”。若艺术家庭允称“艺”家人,“外御其侮”固然有之,内“阋于墙”同样不少:比如刘海粟、李可染、许麟庐诸大师就因遗产分割,“艺”家人聚讼不已,令书画江湖盖过娱乐八卦,一次次占居媒体“头条”。
  海粟老人将毕生创作的众多精品和珍藏的历代佳构捐给国家,“刘海粟美术馆”美轮美奂。可犹有海翁作品或藏品“馆”外漂泊:2005年,其所作《遥岑烟霭图》及所藏陆俨少、程十发、范曾等40余幅作品现身上海秋拍会。得知这批“珍品”系老人定居上海的子女“供货”,已定居海外或香港的另5名子女便予以狙击,诉至法院要求撤拍并赔偿百万损失。这场“豪门恩怨”结局不得与闻,所幸原告表示:“我们不是为争夺遗产,而是希望通过诉讼将涉案书画保留下来,充实复兴中路上的刘海粟旧居。”(详见靳伟华《谜离纷扰的刘海粟画作讼争案》)
  李可染先生身后同样难以清净:2007年,同父异母的两拨子女因父亲作品分割纷争,双方对簿公堂,李可染遗孀、雕塑家邹佩珠老人也未能置身“案”外。此“家务事”历时两年,才由“法官”了断。令人感佩的是,终审甫告结束,邹佩珠、李小可就将判归己有的李可染精品捐出,成为北京画院中李可染艺术馆的藏品。(详见李松《李可染遗产案尘埃落定》)
  许麟庐先生有“书画大隐”之誉。上世纪90年代,黄永玉先生在《比我老的老头》)一书中对许家的描述让人羡慕:“这个家一直到今天,到我的见识和情感的极限处,我没见过第二个这么温暖甜蜜的家庭。”可惜,言犹在耳,包括许麟庐恩师齐白石在内的72幅名家作品和3把名贵紫砂壶(有人估价超过20亿)就让同胞子女亲情不再。2012年10月18日,许麟庐辞世不到一年、遗孀王龄文老人恰逢95岁生日,众子女就以原、被告身份法庭“相见”。无怪乎王龄文老人愤然:“我百年之后,告我的人和算计我的人就不必来送我了。”(据姜璐璐《许麟庐遗产争夺案,没有赢家》摘编)
  今年5月15日是第21个“国际家庭日”,我国确定的纪念主题是“人人健康,家家幸福”。5月29日,节日气氛还未散去,许麟庐遗产案再度开审。虽然判决尚无下文,但输掉亲情,哪有赢家?
  《礼记》云:“亲者,属也。”“亲”即血缘,“属”乃相互关系。血缘让父母子女有着天然纽带,所谓十指连心,骨肉相连。可金钱魔手却偷走“艺”家人的亲情。正像明人薛论道《沉醉东风》散曲所形容:“人为你(指金钱,下同)亏行损德,人为你断义辜恩,人为你失孝廉,人为你忘忠信,细思量多少不仁,铜臭明知是祸根,一个个将它务本……”
  血浓于水,如何让“艺”家人成为真正的“一家人”?笔者以为不仅要弘扬尊老爱幼等内涵的“家庭美德”,道德说教之外更要完善应对之策。艺术家特别是声名卓著的人物,要未雨绸缪,对佳作或珍藏妥为处置,举其荦荦大者有公益捐赠、成立基金会、遗嘱公证等“优选法”。
  有人说,孝心不能等待,其实公益行动同样要及身而为。捐赠作品(藏品)造福观众、成立基金会奖掖人才,已成为许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自觉选择。
  韩天衡先生艺兼众美,尤以独特印风引发“韩流滚滚”;其收藏更为宏富:上世纪末中国美术馆轰动一时的“二十世纪书法大展”,诸多近现代大家作品即为其提供。然而,韩天衡却不将“珍藏”视为“私有”,据王晓君《文玩知音韩天衡》所载,韩天衡对儿子韩回之说过:“家里的文玩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我们只是代保管玩之而已。”2011年,韩天衡将自己创作和珍藏的1136件珍品悉数捐赠国家,由上海嘉定区兴建“韩天衡美术馆”,供市民免费参观。政府为此奖励他两千万元,也被全额捐出,成立“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用以资助传统文化艺术的交流、展览和出版;选拔、奖励艺术优秀人才,或者资助国内外重点美院的艺术贫困生;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古训云:“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韩回之步趋其父,已在艺坛大展身手。
  当然,文明社会尊重和保护私有财产,艺术家的劳动成果或心血结晶由家人继承也无可厚非,徐悲鸿先生就将所作精品题款“静文爱妻存”(当然,悲鸿作品与藏品均由廖静文女士捐赠国家)。需要提醒的是,为避免财富“殃”及家人,生前立就遗嘱,得到家人认可并经公证公示就成为艺术家必修功课。据悉,许麟庐遗产案就因对遗嘱各持歧见,以至子女聚讼不休——在此,不妨再以阿Q心理聊以解忧:法庭上唇枪舌剑寻求法律庇护,又比法庭外拳脚交加要胜一筹。毕竟,我们在失去骨肉亲情之后,不能再失去公民的底线。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中国当代书法家网
www.chinasfj.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书法家网 ( 滇ICP备15005637号-1

GMT+8, 2024-5-2 09:54 , Processed in 0.15271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