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 ——从某著名书画家的“失节”说起 □李珂

[复制链接]

1177

主题

653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0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15:0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
——从某著名书画家的“失节”说起

□李珂
  傲骨与傲气,一字之差,含义却大相径庭。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傲骨是“比喻高傲不屈的性格”,傲气则是“自高自大的作风”。显然,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标准考量,在如何修身做人方面,“有傲骨”是应该推崇和提倡的优秀品质,而“有傲气”则是必须否定和摈弃的不良习气。纵观中国书画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艺术家,许多书画家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在“傲骨”“气节”等方面,都为一般人做出了楷模和表率。比如颜真卿不畏惧死亡威胁怒斥叛逆分子;郑思肖不仅画无土兰花寄托亡国之恨,而且在拒绝官吏强索作品时表示:“手可断,兰不可得也!”郑板桥则言简意赅地指出:“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
  然而,书画家毕竟大多是文化人,性格有懦弱的一面,当面对“生与死”或“荣与辱”“贵与贱”等立场原则严酷的问题时,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人经受不住考验,暴露出“软骨”症状,受到业界的轻视和贬诋,比如由宋入元的赵孟頫、由明入清的王铎等等。
  据相关资料披露,当代某位被书画界称为“国宝级大师”的书画家,在日寇侵占中国时期,曾进入当时的北京敌伪政府任职,并加入反动组织“新民会”,当了汉奸。
  此事,尽管书画家本人在建国后已做了坦白交代,组织也有明确结论,但失节就是失节,污点就是污点,其恩师(某大学校长、学者、教授)就曾当面斥责其“脏”!
  奇怪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很长时期以来,书画界对这位在履历上留下人生败笔的人,不仅始终绝口不提其事,而且竟然赠予“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美誉,在其生前赞颂有加,死后极尽哀荣,甚至拔高到吓人的程度。
  笔者认为,如果吹捧者不了解那一段历史,当然无可厚非,但若是“为尊者讳、为名人讳”,有意回避和掩盖事实,则其奉行的“道德标准”就应该打个问号了。
  不过公允地说,这位书画家虽然“无傲骨”但也“无傲气”,论艺术水平和成就确实不低,但其本人却真心谢绝“大师”称号,从来不端架子,始终保持谦虚低调,甚至特别惯于自我嘲讽和自我贬损。
  与这位倒霉的前辈同行相比,现在的书画家们的运气真是太好了。起码,生活在和平时期,再也不用被迫面临“跪着生?站着死?”之类的严酷考验和艰难抉择了。然而,太平盛世,艺术圈、书画界,难道就真的不存在有关“傲骨”“傲气”的问题了吗?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习总书记的原话是:“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显然,习总书记是有的放矢的,针对的就是文艺界那些有可能(和已经)当了市场的奴隶、浑身沾满了铜臭气的人。
  这些人,其实比那位沦陷时期“无傲骨”的书画界前辈更可恨、可鄙。因为人家是被生活所迫“失身”,而现在某些书画家、书画从业者则是积极主动、心甘情愿地“卖身”,而且是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卑躬屈膝地投靠市场,甘当金钱的“奴隶”,从而“沾满了铜臭气”。
  更令人可鄙可恨可气的是,恰恰是这些“奴隶”们,虽“无傲骨”,却“有傲气”,而且傲气十足、臭气熏天。
  众所周知,随着国家日趋富强,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昌盛,书画家的个人生活水平普遍水涨船高,眼下即使是偏远地区的三流书画家,住豪宅、开名车、拥有阔绰气派大画室者,也绝非罕见。通衢大邑稍有名气者,周围更是“众星捧月”般聚集着一群腰包鼓胀的企业家、暴发户和附庸风雅的政府官员。由于享有明显优于普通劳动者的条件和待遇,或无论写得画得多么粗制滥造、平庸拙劣,也能博来外行观众的掌声喝彩,也能换来真金白银,于是许多书画家就自我感觉良好、飘飘然陶醉浮躁起来,误以为自己真的成了“时代骄子”和“社会宠儿”了。还有些人艺术水平确实不低,物质生活也已富得流油,但过于骄傲狂妄、自高自大,再也塌不下心来老老实实地苦练基本功,规规矩矩地深入生活、认认真真地写生创作,而是甘做市场的奴隶,简单地重复自己,搞流水作业、批量生产,在业内外留下丑闻笑柄。这种人其实就像鲁迅所说的孔雀尾巴翘到天上,反倒让人看见了屁股眼儿……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肆意奉行拜金主义从而“无傲骨,有傲气”的现象,在某些(不是全部)书画界“上层人士”中更为突出。这些人尽管天资缺欠、技艺平平,但凭借高端显赫的出身资历,依托国家体制政策的恩宠,占据了良好的“码头”,控制着主要的“资源”,再加上谙熟世情、善于钻营,或勾搭地方官员,或本人就是官员,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名利双收、骄横跋扈,顺理成章地成为本地区当然的艺苑“领袖”“大师”,实际就是“文阀”“雅霸”式的“当代贵族”。这些人整天应酬交际、迎来送往得不亦乐乎,由于影响巨大,往往左右着一个地区书画界的风气。
  笔者认为,上述书画界种种现象的本质就是典型的艺术腐败,其形成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最最主要的原因,则和其他领域的腐败现象一样,是缺乏监督批评,首先是缺乏舆论监督批评。其实,反腐败也和治病一样,最佳方案是“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病”。只要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即可防微杜渐,苍蝇就不可能变成老虎,小老虎也不可能被养成大老虎。
  说起舆论监督批评,就不能不提到书画理论家、批评家。这些人本应该是“裁判员”“质检员”“工程师”“手术刀”“啄木鸟”……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只愿意当“喜鹊”,做“鹦鹉”。不客气地说,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当代书画理论家、批评家的队伍基本上是整体堕落、彻底投降、全军覆没,充当了“奴隶的奴隶”的可耻角色。
  这些“奴隶的奴隶”们心甘情愿地匍匐拜倒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文阀”“雅霸”以及“骄子”“宠儿”脚下,闭着眼睛、昧着良心,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抬轿子、吹喇叭,连篇累牍地拼凑杜撰着垃圾文章。有些吹捧谄媚文章胡说八道、不负责任之程度令人瞠目作呕,堪称中国书画批评界和批评史上的奇耻大辱!
  其实,“当奴隶、沾染臭气”并不太可怕,可怕的是“以臭为香”“以当奴隶为荣”,而且在一个圈子、一个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中逐渐成为共识,并且形成了风气。
  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没有文化艺术的民族无论在其他领域如何发达,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巨人。中国书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和代表,除了发挥正常娱乐作用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其净化和升华精神灵魂的作用,在风俗道德、教育教化方面时时刻刻保持其独立性、纯洁性、高尚性、典雅性。
  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全球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树立弘扬“傲骨”式的高风亮节,批判反对“傲气”之类的不良习气,更应该作为中国书画界一项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梁石柱. 男  .50岁
邮编:655600.
云南省陆良县同乐大道上段陆良中国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微信):15911475199
邮箱:15911475199@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书法家网 ( 滇ICP备15005637号-1

GMT+8, 2024-4-28 11:20 , Processed in 0.16425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