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当代书法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52|回复: 0

第二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征稿启事

[复制链接]

1177

主题

6537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089
发表于 2019-4-7 15: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征稿启事
“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董仲舒是从衡水大地走出的一代鸿儒,其“大一统”、“五常”、“天人合一”等思想学说,影响至今,使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衡水因董子而骄傲,以尊儒崇儒而自豪。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董子文化,把董子文化的挖掘、弘扬和董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努力将董子文化打造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重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2018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2019年6月继续在董子故里、美丽湖城——河北衡水,举办第二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具体事宜公告如下:

一、举办单位
学术支持:河北省书法家协会
主办单位:政协衡水市委员会
承办单位:衡水市书画院
衡水市书法家协会
协办单位: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

二、征稿范围
面向全国征稿,年满18岁的中国公民和海外华人均可自由投稿。
三、作品要求

1、书写内容:董仲舒的名言名句以及历代名人对董仲舒的评价,也可自撰有关董子的诗文楹联。应注意使用权威版本,须保持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2、作品形式不限,以竖式为主,不超过六尺整张(180x97cm),册页、手卷、横幅作品入展不超过总数的10%(手卷长度不限、宽度不超过35cm)。
3、稿件请勿装裱,所有作品请用A4纸附释文并注明出处,在释文前面注明书法作者详细信息,同时作品背面右下角请用铅笔注明作者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编。所有作者请附身份证复印件,中国书协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直接进入终评。
4、本次展览不收取参赛费。作品邮寄请使用快递,并在信封右上角注明“董子杯书法展”字样。

四、评审

邀请全国知名书法家进行评审。从全部来稿中评出入展、获奖作品共200件。其中一等奖3件,每件奖金5000元;二等奖6件,每件奖金3000元;三等奖11件,每件奖金1000元;入展作品180件,每件作品收藏费500元。(以上奖金、收藏费均为税后,于展览结束后二个月内支付)。

五、展览时间及地点

2019年6月23日在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举行开幕式。届时邀请部分国内书法名家、获奖作者参加,食宿由主办方负责。

六、出版

开幕时发行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作品集》,赠送获奖入展作者每人一册。
七、征稿日期

自公布之日起至2019年5月16日止,以邮戳为准。5月底前评审。

八、收稿地址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前进南大街1696号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 。邮编:053000

收件人:刘洋泰恒、冯根芸  
电话:0318-8080655    18603189962

九、限于人力,来稿一律不退。

十、其他事项
严禁代笔,不得临摹、抄袭已在公开出版物发表的古今作品。所有来稿必须符合征稿启事要求,凡投稿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启事之各项规定,征稿启事解释权属衡水市书法家协会。

政协衡水市委员会
衡水市书画院
衡水市书法家协会  
2019年3月 16 日


董子名言名句
前  言
董书尧

   
出版这样一本“口袋书”,在于普及董仲舒研究的基本知识,所以就有了董仲舒生平、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理论、主要学说、董:的名言名句、历代名人评述董仲舒及咏董诗词选录。
董子成语典故,就配了画图,以便于人们从几个故事及插图,就形象直观地了解董仲舒。
本书由景县董仲舒文化研究会策划,撰稿人有:王书明、孟宪桥、王寿延、张海通杨雪松。
值得提起的是:在景县研究董仲舒的学者中,我们不能忘怀刘月峰先生、李秉文乡生。刘先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编纂《景县教育志》时,就怀着对先贤董仲舒的仰慕之情,致力于董仲舒研究,先后有《景县教育史志资料》、《哲学家董仲舒》、《景县古今人物》等著作,为景县董仲舒研究作出突出贡献。
李秉文先生荜路蓝缕,一生坎坷,退休以后才使其人生闪耀出夺人的光芒。他在研究董仲舒及景县历史人物上毕其功于一役,写出了《董子浅论》、《民本思想家董子评传》、《渤海高氏评传》等著作。他的观点穿云破雾,他的思想力透纸背,令人信服。这一本小册子,从策划到撰写,李先生抱病投入,洒下了艰辛的汗水。
可惜,这两位先生已经作古。
仅以此普及董仲舒研究的读本祭奠这两位致力于董仲舒研究的老人。
也以此小册子做为在人民大众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普及。

2013年4月20日


第一章  董仲舒生平
   
董仲舒(公元前191~前105年,一说公元前179~前104年),字宽夫,西汉广川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后代学者尊称为儒学大师、一代宗师、董二圣。他的儒学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著作主要汇集于《春秋繁露》-书。
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初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天人三策”,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被采纳,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延续至今。他的民本思想和“大一统”、“天人合一”等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为社会稳定、提升人们道德修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公元前191年,董仲舒出生于广川(今河北省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一户富裕家庭,自幼受到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青少年时,酷爱读书学习,不关心田产家园,曾经连续三年不窥园圃,留下了“三不窥园”的故事。
青年时期,董仲舒效胡毋生攻读《公羊春秋》,致力于儒学的研究和传播。董仲舒在家乡兴办学校,讲诵经书,培养出一批贤达士,这些人学成后分散到各地讲学或任官,到郎、谒、掌故一级的官员有近百人,有的至王相、“命大夫”。
汉文帝(刘恒)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董仲舒结束在家乡的教书生涯,举家迁居京城长安。因其学识渊博,知名度高,被荐为博士,掌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与胡毋生同为朝廷博士。公元前148年,董仲舒与河间献王一起研究交流五行理论。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次年,汉武帝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诏对策。他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猫儒术”的主张。他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是统一的。他的儒家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需要,对当时的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   
元光元年(公元前1 3 4年)朝廷下诏,求治国方略。满腹经论的董仲舒应诏对策,他依据历朝的治国得失,结合当时社会存在问题和弊端,提出了著名的“三策”予以应答。   
一策力倡德政。董仲舒列举古今君王以德治国而使国运昌盛、暴虐行政而失民丧国的例证,说明以德政代替暴政,以五常教化百姓同时约束王者的行为,国家才可长治久安。   
二策力倡任贤。董仲舒依据《春秋》大义说明治理天下,不仅要有贤明君王,而且还要有一批严谨执行朝纲的官吏。朝廷应首先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广开用人之道,考核官员的本领和政绩,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三策力黜百家。董仲舒以历朝事例说明,《春秋》大一统思想,符合天地运行规律和治国之道。当时,没有统一的标准,朝廷不能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以致国家法度变化无常,无所遵循。董仲舒进一步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至此,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体系展现于世人面前。
应诏对策后,董仲舒被派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相,事易王刘非。刘非为武帝之兄,一向骄奢。董仲舒以礼谊匡正,用儒家理论教化上下,使纷乱的江都国很快得到治理。   
武帝初年,窦太后崇尚黄老学说,干预朝政。一批推崇儒学的官吏陆续被免官或下狱,董仲舒被废为中大夫,不久董仲舒称病辞官。
汉武帝出于执政的需要,召集贤良求治国之策。董仲舒等人的部分主张被吸纳。窦太后死后,武帝任崇尚儒术的田蚡为丞相。从此,儒家思想开始被当权者采用。武帝从董仲舒之言,令郡国举孝廉,首开儒术治国的实际行动。其间,董仲舒起草《灾异之记》,此书后被主父偃窃取。主父偃诬告董诋毁朝廷,而使董下狱,武帝下诏赦免其罪。
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 2 4年),朝廷采纳董仲舒儒家之言,下诏各地建立学宫,招收学子研读儒家学说,儒术得到进一步推广。此时,董仲舒又被任用为胶西(今山东高密西南)王相。胶西王刘端,自恃皇族,骄横暴戾,历来对朝廷派来的官员敌视排挤,有几位丞相被刘端借故杀掉。刘端早闻董仲舒的善名,故非常友善地对待董仲舒,两年之内,董仲舒明之以法,晓之以理,胶西国相安无事。
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 2 2年),董仲舒告病辞职,然后家徙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策村)。
董仲舒归家定居后,潜心研究诸子学说,对产业毫无兴致。其间,朝廷每遇大事,武帝总要派员前往董宅征询意见,以用于决策。
晚年的董仲舒主要活动是讲学著书,致力于《公羊春秋》的研究传播,著有《春秋繁露》,作《春秋决狱》三百三十二事(己失传),为我们留下十几万字的宏篇巨著。
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董仲舒病逝于家中,葬于长安胭脂坡,终年八十七岁(一说七十六岁)。武帝念于董仲舒的功绩,每次路过胭脂坡都要下马,表示尊敬和怀念,后将胭脂坡改为“下马陵”。   
董仲舒死后,他的学说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都为其立传。《汉书》中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才,赞扬他为“群儒者首”。王充在《论衡》中说:“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详细记载了董仲舒的事迹和言论。理学奠基人程氏兄弟说:“汉代如毛苌、董仲舒,最得圣人之意”。元代尊重汉文化,大力倡导董学。在董的故里建董子祠,兴办董子书院,培养教化士民。明代“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这些学校,均以儒学为国学,董仲舒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和发展。此时董子故里的祠院不下百余处(所),朝廷重臣和社会名流多有题词和诗文,并刻碑记之。至清代,康熙帝题写的“阐道醇儒”大字匾额就悬挂于董子祠内。
董仲舒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家。他以一生的学说和品格,铸成了“一代宗师”、“董二圣”的名气和地位。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说,奠定了儒学的统治地位,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确立起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的“天人合一”学说,成为两千多年来被统治者所推崇、民众所接受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他的“宜民宜人”、“大一统”、“先德后刑”、“德莫大于和”、“教化为大务”、“调均”、“更化”等思想观点,不仅对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董仲舒年谱

董仲舒,字宽夫,西汉广川人,生于别墅董家里,即今河北省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
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 9 1年)。
董仲舒生。
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约157年)。   
董仲舒在家乡的教授生涯结束。
《史记·儒林列传》说,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以师尊之。”按《景州志》考据,董仲舒下帷讲诵的地方,在别墅董学村,属故城县,在大董故庄东南5公里。“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说明董仲舒专于教授。“舍园”是对董家里来说的。《太平御览》卷八九七说:“邹子日: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圃,乘马不知牝牡。”又卷九一二载:“《幽明录》曰:董仲舒常下帷独咏,有客来诣,语遂移日,舒知其非常。客又曰:‘欲雨’,仲舒因此戏之曰:‘巢居知风,穴居知雨,卿非狐狸,则是鼷鼠。’客闻此言,色动形坏,化为老狐狸也。”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 40年)。
武帝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诏对策。对策毕,董仲舒任江都相,事易王刘非于江都。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
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   
董仲舒被废为中大夫。
建元二年十月,窦太后为维护自己以黄老之言进行统治的尊严,借机把儒家赵绾、王臧下狱,遂又罢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的官。这是她对武帝提倡儒术、举贤良文学之士的政策所采取的打击措施。这次打击当然会波及到董仲舒。《汉书·循吏传》说:“孝武之世……仲舒数射病去,弘、宽至三公。”董仲舒见形势不利,因此以病辞职。
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
武帝采取董仲舒推崇儒术、抑黜百家的主张,置五经博士。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   
董仲舒始著《灾异之记》。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十一月,武帝从董仲舒之言,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制之始。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   
董仲舒为胶西相,事于王刘端。胶西,治所在今山东高密西南。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
董仲舒以胶西相病免归家。家徙茂陵(陕西兴平市策村)。
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   
董仲舒病逝于家中,葬长安胭脂坡,因武帝过此下马,名曰“下马陵”。
1986年,西安市于和平门内侧建董子祠并封墓。

第二章  董子思想主要理论

更化论  “为政不行”,宜“救弊补偏”、“改炫更张”。“不可善治,失之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功不加于百姓,殆王心未加也”。故其要在“正心”,“没诚于内而致行之”。
王道论  “道者,适于治之路也”。王者“不敢有君民之心”,“常以爱利天下为意,以养长为事”,“发号出令,利天下之民者,谓仁政”,有如“尧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以位为乐也”。
中和论  “中”者公允正当,“和”为仁德之举。“恕于人,顺于天,天人之道兼举,此谓执其中”。“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以中和养其身者,以寿极命”。
大一统论  “一者,万物之所以始也”,“统者,绪也”。“得一而应万,类之治也”。“《春秋》深探其本,而反之贵者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天人合一论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承天意以从事”,谓“循天之道”。
刑德相辅论  “阳为德,阴为刑。刑反德而顺于德”。“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故任德教而不任刑也”。“公心以是非,赏善诛恶”。“刑罚必中”,“务以德善化民”。
教化成性论  “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善,教训之所然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
阴阳五行论  以“阴阳”指称事物矛盾性,“有阴必有阳”阐述矛盾普遍性。以“五行生克”,阐述相反相成及变化发展的现象,解析其内因、外因的关系。
非有神论  “非有神,其数然也”。“气从神而成,神从意而出”。“天者,百神之大君,事天不备,虽百神犹无益也”。显见对“神”的批判认识。

第三章  董子思想主要学说

宜民宜人说  “宜民宜人”为价值核心,“害民小者为小恶,恶民大者为大恶”,“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立王为民说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览名责实说  “名生于真”,“诘其名实,观其离合,则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也”。“诛名而不察实谓失职,虚辞空言”、“造伪饰诈”谓“趣利无耻”。
朽木粪墙说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百姓常衣牛马之衣,食之犬彘食”,故谓“今汉继秦后,如朽木粪墙”。
积善累德说  “积善而名显,德章而身尊”,“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舜兴虏深山”,“以平民而王,是之谓也”。
利可均布说  “民可家足,利可均布。此上天之理,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谊法以为治,大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
度制防欲说  “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为度制使诸有大奉禄者,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乃天理也”。
塞并兼说  “限民名田,塞并兼之路”,“薄赋敛,轻徭役,以宽民力”。
三纲说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纲”统属于“王道”;王道法于天。“天溥爱无私”,“王道”以“宜于民”为基。故“三纲”意指分明。纲是责任,居“纲”位于“君、父、夫”宜爱利“臣、子、妇”。
仁义说  “五常”目前在规范社会行为,营造和谐。重点在“仁义”。“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
十端说  “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天地阴阳》。)定义肯定了“天”的物质性,“九与人”的认识,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义同。
内外因说  “卵待覆而成雏,茧待缫而为丝”,用以推论“善”必得王教而成。毛泽东“鸡蛋孵小鸡”论,或源于此,或为所见略同。
屈君伸天说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伸君”,君须循道、行德;民之欲影响了道,则“屈”之。“伸天”是第一位的,天道、天意不可违,“君”恣睢、不德、失道、不得任其自由,必“屈”之。

第四章  董子名言名句

(一)道德教化类
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汉书·董仲舒传》)
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能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春秋繁露·玉杯》)
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汉书·董仲舒传》)
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无衣食则亡其所以养,无礼乐则亡其所以成。(《春秋繁露·立元神》)
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民,民已大化之后,天下常亡一人之狱矣。(《汉书·董仲舒传》)
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春秋繁露·实性》)
(二)处世之道类
是故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春秋繁露》)
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义法》)
天道施,地道化,人道义。(《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恃其公,报有德也;幸其不私,与人福也。(《春秋繁露·祭义》)
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三)治国之策类
凡百乱之源,皆出嫌疑纤微,以渐浸稍长至于大。(《春秋繁露·度制篇》)
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使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春秋繁露·度制篇》)
以德为国者,甘于饴蜜,固于胶漆,是以圣贤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春秋繁露·立元神》)
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淳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春秋繁露·保位权》)
国有道,虽加刑无刑也;国无道,虽杀之不可胜也。(《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国家治,则四邻贺;国家乱,则四邻散。(《春秋繁露·楚庄王》)
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汉书·董仲舒传》)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汉书·董仲舒传》)
民家给人足,无怨望忿怒之患。(《春秋繁露·王道》)
爱施兆民,天下归之。(《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是故为人君者,固守其德,以附其民,固守其权,以正其臣。(《春秋繁露·保位权》)
故治身者务执虚静以致精,治国者公尽卑谦以致贤。(《春秋繁露·通国身》)
故文德为贵,而威武为下,此天下之所以永全也。(《春秋繁露·服制像》)
王者明则贤者进,不肖者退,天下知善而劝之,知恶而耻之矣。(《春秋繁露·五行五事》)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春秋繁露·又言限民名田》)
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为。(《汉书·董仲舒传》)
(四)勤勉自律类
至廉而威。(《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圣人为天下兴利也。(《春秋繁露·考功名》)
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春秋繁露·通国身》)
事在勉强而矣。勉强求学,则见闻广而知益明;勉强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汉书·董仲舒传》)
人孰无善?善不一,故不足以立身;治孰无常?常不一,故不足以致功。(《春秋繁露·天道无二》)
(五)以民为本类
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凶年不修旧,意在无苦民尔。苦民尚恶之,况伤民乎?伤民尚痛之,况杀民乎?(《春秋繁露·竹林》)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汉书·董仲舒传》)
天虽不言,其欲赡足之意可见也。古之圣人,见天意之厚于人也,故南面而君天下,必以兼利之。(《春秋繁露·诸侯》)
(六)品德修养类
圣人多其爱而少其严,厚其德而简其刑,以此配天。(《春秋繁露·基义》)
行天德者谓之圣人。(《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善积而名显,德章而身尊,此其浸明浸昌之道也。(《汉书·董仲舒传》)
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若形体之可肥臞,而不可得革也。(《春秋繁露·玉杯》)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故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言我也,言名以别矣。(《春秋繁露·仁义法第》)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汉书·董仲舒传》)
玉至清而不蔽其恶,内有瑕秽,必见之于外,故君子不隐其短。(《春秋繁露·执贽》)
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谊;知仁谊,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乐循理,然后谓之君子。(《汉书·董仲舒传》)
义动君子,利动贪人。(《春秋繁露·论御匈奴》)
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春秋繁露·粤有三仁对》)
(七)和谐相处类
天有和有德,有平有威,有相受之意,有为政之理。不可不审也。(《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中者,天下之始终也,而和者,天地之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耳。(《春秋繁露·玉杯》)
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汉书·董仲舒传》)
古以大治,上下和睦,习俗美盛,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吏亡奸邪,民亡盗贼,囹圄空虚,德润草木,泽被四海,凤皇来集,麒麟来游。(《汉书·董仲舒传》)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繇此言之,天人之徵,古今之道也。(《汉书·董仲舒传》)
明王正喜以当春,正怒以当秋,正乐以当夏,正哀以当冬,上下法此,以取天之道。(《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八)智慧思考类
辞不能及,皆在于指,非精心达思者,其孰能知之。(《春秋繁露·竹林》)
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凡人有忧而不知忧者凶,有忧而深忧之者吉。(《春秋繁露·玉英》)
枢机之发,荣辱之端也,失之毫厘,驷不及追。(《春秋繁露·立元神》)
夫览求微细于无端之处,诚知小之将为大也,微之将为著也。(《春秋繁露·二端》)
(九)施行王道类
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也。故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民者,无敌于天下。(《春秋繁露·灭国上》)
公心以是非,赏善诛恶,而王泽洽,始于除患,正一而万物备。(《春秋繁露·盟会要》)
圣人思虑不厌,昼日继之以夜,然后万物察者,仁义矣。(《春秋繁露·重政》)
爱人之大者,莫大于思患而豫防之。(《春秋繁露·俞序》)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汉书·董仲舒传》)
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
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王者亦常以爱利天下为意,以安乐一世为事,好恶喜怒而备用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觉者,著也,王者有名著之德行于世,则四方莫不响应,风化善于彼矣。(《春秋繁露·郊语》)

第五章  历代名人评述董仲舒(节选)

西  汉
司马迁作《史记·儒林列传》纪其事,称其“为人廉直”,“学士皆师尊之”,“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今上本纪》称:“仲舒对册,章明孔子”。
刘向,西汉末经学家。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才,虽伊吕亡以加;管宴之属,霸者之佐,殆不及也。”(《汉书·董仲舒传》)
刘歆,刘向之子,经学家。谓“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惟发奋,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者首”(《汉书·董仲舒传》)。
汉武帝刘彻,初见董策,“览其对而异焉”。复策有“所由异术,所闻殊方与”之问,再见董策,有“意朕之不明与?听若眩与!”之质问。见三策,无下文,于临终前,下《轮台罪己诏》,谓“悔不用仲舒言,兴征伐之事……”

东  汉
班固,作《前汉书》,《董仲舒传》中谓:“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数上书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出百家。”(又《食货志》、《五行志》等篇记董子言,如“去奴卑”、“轻徭减赋”、“抑兼并”等)。   
王充,思想家。《论衡》谓“孔子终论,定于董子之言。”
桓谭,哲学家、经学家。谓“董仲舒专精于述古。”

北  朝
高允,北魏条(景县)人。《公羊》隔代传人,官至魏相。做人高风亮节,做官清正为民。承传董子“宜民”思想制订律令,惩贪官、减民负,以“更化”思想助孝文帝改革,使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取得长达二百年的安定。   
封回,北魏条人,定州刺史,承传董
子“重教化”、督办各级学校。升至中央,职责简选官吏,以董仲舒所引“拔葵去织”故事训诫下属:“位至方伯,宜思方略以济百姓。”

唐  朝
魏征、李淳风等做《隋书·经籍志》中载董子传世之文。

宋  朝
    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详记董仲舒之事迹。赋诗谓:“我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作《春秋繁露》后序,谓“董生儒者,其论深及《春秋》之旨。然惑于改正朔,而云‘王者’、‘大一元者’,牵于其师之说,不能高其论,以明圣人之道。”
程颢、程颐,世称二程,理学家。称“汉代如毛苌、董仲舒,最得圣人之意。”《二程遗书》)
朱熹,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曾掌白  鹿洞书院,讲学其中,手定学规,中引董子名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文公全集》)
孙复,宋初学者。谓“暴秦之后,圣道晦而复明者,仲舒之力也。”又谓“始终仁义,不判不杂者唯董伸舒、杨雄、王2  通、韩愈……”(《睢阳子集》)
陈亮,字同甫,抗金名将,思想家。谓“仲舒欲以渊源正大之理,而易其(指  汉武帝)胶胶扰扰之心,如枘凿之不相入。”(《陈亮集》)

元  朝
文宗至顺元年,诏令董仲舒从祀文庙、称“先儒”,位列四十四。
曹元用,官至宪台。元天历元年,应条县尹吕思诚所请,作《董子祠堂记》。又谓“董子邃于《春秋》,其学醇正有原,武帝时对策三章,切中时弊。”并赋辞以歌。誉董为“元哲”,赞其“嘉言孔彰,道传千古。”(《景州志》)
王恽,元代文学家,翰林学士,知至诰。诗作《董子祠》,称“贤哉董大夫,三勇贯汉庭”。称道“至今读公书,片语皆世程”(《景州志》)

明  朝
胡翰,明初学者,参与纂修《元史》。相《吊董生文>,谓“临广川之故墟兮,曰夫子首丘。望原隰以怀思兮,怅欲去而夷犹嗟。王风之不竟兮,人各务其私智。道术裂而尼散兮,世以久而莫治……”(《景州志》)
宪宗成化二年,追封董仲舒为广川伯(《明史·礼志》)
李东阳,太子太师。明正德十年景州知州徐政重修董子书院,请其作《重修董子书院记》,文谓:“惟董子之道见于大廷三策,圣人之学,帝王为治之法备矣。”(《景州志》)
孙绪,太仆寺卿。明嘉靖元年,景州知州李廷宝纂《董子故里志》,请为作序。序谓:“董子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人性之本原也.不计功,不谋利,仁人之本心也尽之”。(《景州志》)

清  朝
朱彝尊,清初文学家,赋诗《董子祠》,咏叹“汉日江都相,荒祠旧水滨。玉杯存俎豆,青简重天人”。《景县新志》。
王士祯,清初诗人。赋诗《广川作》:“广川二月尘十丈,枯柳无枝晚相向。戍旗落照翻荒墩,白草黄芦疑塞上。董公祠庙继烟沉,空效日暮愁人心。玉杯旧墅应难问,一为停车咏竹林。”(《景县新志》)
周钺,康熙年间任景州知州,四十三年于景州城南门大街建《广川书院》,为请康熙赐字,于昨年五月赴密云华鱼沟献诗,诗称董仲舒“术在诸家上,功存六籍余。”得御题匾额“阐道醇儒”。(《景县新志》)   
玄烨,即康熙帝。于《天人三策》后评道:“致知力行,学之要也。不强勉则功无由入,仁义礼乐,治之具也。不更化则治无由成。”(一策)“设诚于内而致行之,圣功王道不外乎此。”(二策)“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非学有本原,见得真切者,安得遽为是言。”(三策)(《景县新志》)
弘历,即乾隆帝。评《三策》谓:“使武帝信任仲舒,大穷其用,则有光于文景。而贤相若萧曹辈,俯出其下。又岂有穷兵黩武之祸,舟车缗钱之失哉!”《景县新志》
魏廷珍,康熙癸已探花,历任湖南、安徽、湖北巡抚。作《重修董子祠碑记》,记云:“求其畅天人之旨,晰义利之辨,使人心晦而复明,孔孟之道绝而复续,厥功必推董相。”“伊川(程颐)谓其度越诸子,有儒者气象,朱子(朱熹)谓其识得本原,孔孟之后为有汉一代醇儒,信然也(《景县新志》)
康有为,清末变法首领。其《春秋董氏学>谓:“不得董子发明,孔子之道,殆坠于地矣。”“明于《春秋》者,莫如董子。”

民 国
于佑任,国民党元老,任职于南京国民政府。留有诗作《兴平怀古》:“绝大经纶绝大才,罪功不在悔轮台。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于佑任诗词选》)。

第六章  历代咏董诗词选录
   
西汉之后,历代均有咏吟董仲舒的诗词,尤以故里景县、任江都相的扬州、西安下马陵为著。现选录部分诗词如下:
董  相
刘敞①
江都治后徙胶西,衰老诸侯等弃之。
为问平津相天下,敞开东阁欲宾谁?
①刘敞(1019—1068),宋朝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曾任扬州知府,官至集贤院学士、南京御史台。有《春秋传》、《公是集》传世。

董子祠
胡植①
观风初入淮南国,吊古重登董子堂。
曾向残编窥大雅,漫从遗像溯辉光。
长薰忽听徂徕颂,伏腊频看俎豆将。
琼苑龙池俱寂寞,扬人犹自说贤良。
①胡植,明朝南昌(今属江西)人,嘉靖四年(1 52 3年)进士,在扬州任巡盐监察御史兼理河道,曾为《嘉靖惟扬志》作序。

谒董江都祠二首
胡应麟①
太熄江都相,遗风尚宛然。
帷疑曾下日,园忆未窥年。
大业尼山后,真源洛水前。
天人三策在,不废万年传。

一迳浮云入,千崖落照明。
广川新庙貌,繁露旧家声。
水绿平吞市,山青半压城。
九原人可作,相对话西京。
①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明朝兰溪(今属浙江)人,万历间中举,久试进士不第,专事著述,有《少室少房类稿》、《诗薮》等。

江都董子祠访邓孝威
时选《诗观》三集   
孔尚任①
选楼笔砚久凄凉,董子帏前草更荒。
药裹经冬同客住,茶烟到晚为诗忙。
采风一卷添齐鲁,主社十年接李王。
垂老能吟梁父句,不妨雪雨扑匡床。
①孔尚任(1648~1718),号东塘,清朝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著名戏曲作家。康熙时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主要著作有《桃花扇》、《孔尚任诗文集》。

董  井
孔尚任
董子旧宅,今为鹾司。
灌蔬园中泉,大儒不瑕探。
今日属盐官,水味仍古淡。

董子祠
钱林①
不愧贤良士,寥寥见董生。
门无珠履迹,书有《玉杯》名。
一代存儒术,斯人少宦情。
还怜阿世者,已作汉公卿。
①钱林(1762—1828),初名福林,字东生,一字志枚,又字叔雅,号金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以大考一等授编修,升侍读学士,充国史馆总纂官。少负文名,学问渊博,工诗,尤精史学。著有《玉山草堂集》、《文献征存》。

董  井
臧谷①
柳巷重营董子祠,宅中旧井付官司。
漫疑近海有咸气,早觉无波自汉时。
合郡繁华资洗涤,几人清洁励操持。
题襟馆里煎茶好,玉虎牵残汲水丝。
①臧谷(1843~1910),号宜孙,清朝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无意进取而归里,著有《菊隐翁诗集》。

谒董子祠
程敏政①
江都仍旧地,无复汉王臣。
故宅碑全毁,荒园井未湮。
一言分义利,三策动天人。
转运今祠主,相随奠绿蔟。
①程敏政(1446—1499),明朝休宁(今属安徽)人,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著有《新安文献志》、《咏史集》等。

下马陵诗三首
马理①
其一
颜孟云亡道失真,纷纷功利属君臣。
芙蓉苑外深埋玉,一代醇儒是此人。
其二
任道虽言世所憎,是非终在自堪凭。
汉朝冢墓知多少,今古独崇下马陵。
其三
三尺孤坟禁苑头,王侯至此下骅骝。
儿童问为缘何事,千载真儒在此丘。
①马理,明三原入,字伯循。正德九年(1 5 1 4年)举进士。官至南京通政参议、光禄卿,谥忠宪。

下马陵诗
管楫①
策治更王化,穷经见道源。
沧桑世几变,城郭墓犹存。
菝藻后人荐,衣冠过者尊。
拜瞻敬如在,那用赋招魂。
①官楫,明陕西咸宁(今陕西西安)人,字汝济,号平田,正德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以治闻,因忤于严嵩,辞疾家居二十年。著有《平田集》。本诗写于嘉靖二十五年(1 546年)。

下马陵诗
唐元先①
天人策使重儒生,下马宣传问孰茔。
一代文童尊圣道,万年俎豆播芳馨。
当时甚得明经术,后世方能识典型。
自是簪缨垂袭荫,烟云常霭柏青青。
①唐元先,明万年人。

下马陵诗
许国翰①
瑞霭高城春日辉,陵边嫩绿草初肥。
云生殿阁疑嶂下,树起茶坊避鹤飞。
两相王庭功益懋,千秋史册美方归。
拜瞻庙貌俨如在,时有清风出翠微。
①许国翰,明鼎州人。

下马陵诗
吴山涛①
董子祠堂倚夕曛,燕支坡下路微分。
胶西贤相虚三策,汉代鸿名閟一坟。
轮奂崔嵬新俎豆,霉苔剥蚀旧碑文。
空阶拜罢开樽酒,松柏萧萧入夜闻。
①吴山涛,明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字岱观,号塞翁,崇祯举人。曾任历城县令,终老于吴山。善画,工诗,著有《塞翁集》。

下马陵诗
李因笃①
秦烟鲁壁汉同功,武帝雄才匹大风。
自罢百家崇正始,亲延三策剖群蒙。
祠坊独撼摩霄树,牧碛初闻静夜钟。
路旁芙蓉残梦觉,褰衣谣对月明中。
①李因笃,清富平(今陕西中部)人,!天生,一字子德,康熙中授翰林院检讨,以{老辞归,遂不复出。其学以朱熹为宗,工诗尤精音训。著有《受祺堂集》、《汉诗音注》

下马陵诗
唐龙①
玉路停骖地,儒宗土一杯。
春秋明日月,风雨信鸿才。
宿草麒麟卧,觉楹翡翠来。
千年承俎豆,帛书动徘徊。
①唐龙,明兰溪(今浙江中部)人,宇虞佑。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累官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等。此诗作于嘉靖二年(1523年)。

下马陵诗
王云风①
汉儒陵墓汉城东,汉代君臣敬礼同。
自古有谁传下马,于今何幸企高风。
原从邹鲁昭仁义,直辟赢秦计利功。
几度幽寻钦胜迹,祠前松柏郁葱茏。
①王云凤,明和顺(今山西东部)入,应韶,成化进士,授礼部主事,劾太监李广狱,降知州,后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宣,以忧归。

董子祠朱彝尊①
汉曰江都相,荒祠旧水滨。
玉杯存俎豆,青简重天人。
夕鸟窥园下,秋花褒露新。
凄凉不遇赋,千载一沾巾。
①朱彝尊(1626~1709),清朝学者,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曾参与纂修《明史)),工诗词古文,为清代大家,与新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

广川作
王士祯①
广川二月尘十丈,枯柳无枝晚相向。
戍旗落照翻荒墩,白草黄芦疑塞上。
董公祠庙继烟沉,空郊曰暮愁人心。
玉杯旧墅应难问,一为停车咏竹林。
①王士祯(1634~1711),清代文学家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任扬州司理,累官刑部尚书。善多辞,尤工诗,创神韵之说,在描摩自然景物戈面有突出成就。与朱彝尊并称为“南朱北王”

董子祠
魏廷珍①
六经余烬日经天,伊吕声华御藻传。
诗继春秋雅亡后,道承邹鲁建元前。
汉兴礼乐三千牍,董策天人五百年。
泗水心源会闽洛,广川砥柱护风烟。
①魏廷珍:景州(今河北景县)入,字君璧。康熙五十二年(1 7 1 3年)进士及第一甲第三名,历湖南、安徽、湖北三省巡抚、兵部尚书、两江总督、漕运总督、礼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老病罢归,八十岁卒。著有《课忠堂诗文集》。

董江都
李开叶①
东西两汉一醇儒,述作真能舆道俱。
三策大廷存国史,十年贤相卧江都。
平津②阿世官应达,贾傅③忧时骨早枯。
试问传经诸博士,计功能似广川无。
①李开叶:清福清(今福建东部沿海)人,宇奕夫,号磁林。康熙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因避权贵隐退。著有《崇雅堂诗》、《钞遗礼辑要》、《教学纂术》、《教学源流》等。
②平津:指汉武帝时平津侯主父偃。
③贾傅:指贾谊。贾谊在汉武帝时为长沙王太傅。

景州董子祠
查慎行①
西风残照广川城,董相祠边感慨生。
官秩稍增秦博士,文章独辟汉西京。
醇儒岂以科名重,浊世无如经术轻。
却笑武皇亲制策,牧羊牧豕尽公卿。
①查慎行:清海宁(今浙江北部)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又宇晦余,号初白,又号查田。少受学黄宗羲,于经邃于《易))。然所长尤在诗。康熙时以举人特赐进士,官编修,后告归家居,卒年七十八岁,著有《敬业堂集》等。

独乐园咏·读书堂
司马光①
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
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
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
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①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卅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宝元进士。仁宗时曾任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时授翰林兼倘读学士。后辞归洛阳,居十五年,完成《资港通鉴》。

第七章  董仲舒成语典故

阐道醇儒
董仲舒少年时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景帝时为博士。武帝初年,应诏对策,上“天人三策”,为第一,授任江都王相。后任胶西王相。晚年在家著书立说,成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清康熙四十三年,景州知州周钺在景州建立广川书院,院内建董子祠。康熙皇帝为书院题写了“阐道醇儒”的匾额。

三不窥园
董仲舒少年时,专心读书。学塾附近,即是其家董家别墅,园林优雅;又有大、小枫林,深秋红成一片。他研习《春秋》,作文写赋,三年间,不曾到园子看看。

下帷讲学
汉景帝时,董仲舒为博士,掌通古今。他下帷讲学,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培养了大批儒学人才,著名的有褚大(兰陵人)、殷忠(广川人)、吕步舒(温人)、吾丘寿王(赵人)、司马迁(夏阳人)等,做到郎、谒、掌故一级官职的近百人。他被推崇为群儒之首。

应诏对策
汉武帝初立,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诏对策,先后百余人,获第一,上“天人三策”,阐述其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治国方略,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被武帝采纳。由此开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两相骄王
对策后,董仲舒任江都王相,到江都(鸣扬州)事易王刘非,俸禄2000石。刘非,亩帝兄,素来骄横好勇。他以礼谊匡正,劝刘司I“正其谊不谋其利,名其道不计其功”,/A受刘非敬重。后任胶西王(刘端)相,谬国均得到治理。

著书立说
董仲舒晚年,在家著书立说,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等1 2 3篇。朝廷遇有大事,使廷尉张汤等使臣去其家征求意见。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

三纲五常
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硎上提出了一套维护社会伦理纲常、政治制度的“三纲五常”学说,“三纲”即君为匪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该学说在一定时期起至!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天人各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董予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论述了其政治观点、社会、人生、伦理及养生等等理论。

阴阳五行
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融合并用,以论词万事万物的相互关系,阐发自己的理论。jIl子是儒家学者中最早言说五行的人,他还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

正谊明道
“正谊明道”是董仲舒提出的道德教育的总原则。其大意:维护公理,主持公道。端正义理,不妄图眼前利益;讲究道德,不盘算非分功业。教育人们成为道德高尚、精神富足的仁人君子,避免成为只追求物质利益、精神空虚的人。
梁石柱. 男  .50岁
邮编:655600.
云南省陆良县同乐大道上段陆良中国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微信):15911475199
邮箱:15911475199@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书法家网 ( 滇ICP备15005637号-1

GMT+8, 2024-4-19 06:45 , Processed in 0.2089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