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当代书法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60|回复: 0

当代书法艺术内涵浅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2 21: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代书法艺术内涵浅探
一、缘起
提笔写下这个题目,已知绝非一两篇文字可将此问题探讨清晰。
身份高古的书法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中。其以线条的变化和变幻,展现其优美身姿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与传统文化中的其他艺术门类,互相影响且相映成趣。
作为一门法度谨严、内涵深邃的艺术门类,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诸多需遵守的法则与规矩,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孕育了诸如王羲之、欧阳询、张旭、怀素、颜真卿、孙过庭、苏轼、米芾、黄庭坚等大书家。而他们治学时不耻下问,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处世时的那种谨勤恬淡,与世无争、宠辱不惊的鲜明个性,为生生不息的后代学书者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和榜样。这些就是构成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谨严的法度和精妙深邃内涵的重要元素。
曾几何时,作为先贤至德必修必备的书法,成为一些只喝了几年墨水蝇头之辈借此敛财猎利的工具,他们敢于炫耀标榜,四处招摇撞骗之际,恬不知耻宣称自己是某某书大家名家,将传承了千年的清风和畅的书坛,搅动的浑浊不堪。当下书坛之诡异变幻,唯利是图,已使书法这门传统艺术与其应有的法度规矩以及深邃精妙的内涵渐行渐远,也与历代名儒雅士所尊崇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悖,更与“物我两忘、怡情和雅”的书家墨客之节气背道而驰。
痛心之余尝试一探究竟,唯有从书法艺术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此消彼长中,另辟蹊径去探寻真相。此文乃一家之言,尚待更多有识之士拔允意见和看法,亦诚邀致力于传统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承的各位前辈与道友批评指正。
二、书法艺术的渊源与概述
据史料考证,中国文字的起源要上溯到六千万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的陶文,即图形文字;殷商甲骨的出土,使我们得以考证中华文字真正的形成是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对要成熟的殷商时期;秦王朝灭六国后的书同文、车同轨,李斯创小篆,使得中华文字更加与政治经济生活紧密相关。后经唐、宋、元、明等历代先贤创新与承续,逐步形成以“篆、隶、真、行、草”五体为其表现形式的书法艺术。
充满魔力和魅力且玄妙精深的书法艺术创作,自中华文字诞生起就生机勃勃而绵延不绝。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及至隋唐时期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绽放着绚丽多姿的风采,也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爱好者为之努力并探索。
书法的美,在于运用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在洁白的宣纸上留下婀娜多姿的点与线条的痕迹,形成意境深邃的黑白构成艺术;毛笔作为书家表现艺术的工具,是艺术家手指与意念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形成既有深厚意境又有艺术家个人鲜明特质的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进去,再以其畅快淋漓的笔法表现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激励后人,帮商家名企书写牌匾等,体现其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和魅力,比较集中地体现和反应了中国艺术的所有基本特征。
关于书法的研究,唐代著名文人和书法家孙过庭在其所著《书谱》中以“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漓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指出书法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表述书法艺术在于通过汉字固有的结构、点画和用笔的变化的特征渲染书法家的内心情感;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表明书法艺术的本质。同时他认为书法虽然是一种实用性艺术,但又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实用文字,而是既要注重实用又要具有很高艺术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在于另一方面,他认为书法与其它艺术的本质区别在于:书法是以线条为语言的艺术,这些线条,不是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抽万象之象的“意象”,书法就是以抽象的“意象”来表现书法家的个性特征美。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青春常在。在每个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不同,又随着文化地发展而融合融入各个领域。书法遵循着自己发展的特点,历经岁月的砥砺而不断完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精辟论述,形象而完美地概况了历代书家及书风的演绎与变迁。
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王羲之、王献之、钟繇、陆机等。而王羲之更被历代学书者尊称为“书圣”。
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颜筋柳骨”、“颠张狂素”以及沉稳庄重的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风,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以书达意,表达一种心境。这一时期代表人物众多,苏、黄、米、蔡四家以不同的书风丰富着已经春色满园的书法艺术园林。
元、明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停滞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书法上则是崇尚摹古,平庸无奇,但在这一历史时期,仍然涌现出元代如赵孟頫、鲜于枢、杨维桢,明代如文征明、祝枝山、徐渭、王铎、傅山等书坛名宿大家。
至于明末书坛“反流俗”的狂飚,以及清代后期崇尚碑版金石之风,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淅地看到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中国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书法艺术以其在社会进步以及人文发展进程中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普及性,而拥有数以千万计的海内外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睐,其绚丽无比的艺术魅力,如黄河母亲般地在彰显着自己无穷的生命力。
三、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其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血脉承续,更用其精彩纷呈的面目,将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用一幅幅堪称完美的经典作品,演绎的更加贴近每一个炎黄子孙。
要谈论文化,须先知何谓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群人所共同创造、制定并共同遵守的客观规律、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习俗等将产生不同的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大致可归为两大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即可见可用的一切物质所能产生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准则、规律及价值范畴的一切可见和不可见事物的总和。其按照社会学可分为财富文化、制度文化、信息文化和行为文化四类。财富文化即人类社会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所获取的财富总和,其包含生产劳动财富、发明创造财富、货币买卖财富等;制度文化即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三大类的准则、规律,其具有极强的契约属性和强制性;信息文化指能被人类所学习并掌握的,与本族群相关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及习惯等方面的常识知识、理念意识;行为文化则反映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价值观所形成的不同的为人处事的方法与准则。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形态的集合。其可分为心理文化、成就文化两大类。心理文化即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反映社会与个人的思想、思维、信仰、审美、情趣等内心活动的准则、规律与价值观。成就文化泛指各方面被不同的人群所认同且遵守的成就的总和,书法、绘画、雕塑、剪纸等等艺术形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造就了很多集大成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这些成就属于这个范畴之列。
书法艺术涵盖了物质文化、信息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所载有的所有核心属性,当然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成就文化的属性占主导,无论是诗书画抑或是琴棋茶等,历史长河中如浩瀚星空的书法名家,能传承到今的不过寥若晨星,就与成就文化中被不同的人群所认同且遵守的规则相关。
四、书法艺术的共性与个性文化
既然确定了书法艺术的主导文化属性,那就可以尝试论述一下当代书法艺术内涵为何出现背离核心且缺失的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书法艺术传承与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书法艺术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两大类。共性文化的特征首先是对凡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属性的所有知识和渊源的学习与传承;其次是对民族品德和修养以及民族节操与大义正气的学习和弘扬;最后是对书法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方法的学习和传承;书法艺术个性文化所展现的首先是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品德和个人艺术风格;其次是艺术家的社会价值和艺术水平;最后是艺术家的艺术影响和传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的书家,严格遵循共性文化是根基的原则,从共性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历练自己独特的个性文化,形成了繁荣兴旺的百花齐放又百家争鸣的良性发展格局。出现了《兰亭集序》、《祭侄文稿》、《苕溪帖》等集大成的艺术瑰宝级的作品。从帝王到将相,从雅士到骚客,从文人到市井,只要能够执笔写字的,无不严格尊崇这一原则,无不以此原则指导自己的艺术生命。
随着传统文化在“五四运动”后的日渐式微,到当下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形成唯利是图,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氛围。是造成当下书法艺术内涵的缺失的主要因素,而这又与中国当代艺术内涵总体缺失分不开的,何以此言?当所有人都在追求个性的东西,都在拼命压缩成名成家的过程,而忽视对自己修养与品德方面的学习与历练,各种快速制造的所谓艺术家将如雨后春笋充斥着每一个艺术领域。在这种拼命压缩和快速制造中,所生产的只能是大批的次品和残品,就算是有一些天资聪慧的苗子,也因这种粗制滥造或急于功利而如《伤仲永》般陨落了。
书法家,书法两个字只能代表会将汉字写好,而能够成名成家则必定需要很深的内涵修养与良好的社会品德做基础。会写字简单,能写好字也不是很难。能够在书法后面加上一个家字,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当代能够写书法的很多,但能够称之为书法家的,自老一辈逐渐故去,到当下能够秉承衣钵者百十人中不过三四人而已。想要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书法家,不是板桥先生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那般信手拈来,而应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后韬光养晦、谨严勤持坚守后的收获。
没有共性的个性,如同没有了土壤的花朵,注定无法长久;没有个性的共性,亦如没有绚丽多姿花草点缀的原野,贫瘠而荒芜。共性离不开个性,个性更不能离开共性而独立存在。共性是艺术家的深度、厚度和广度,个性是艺术家的长度。如何使自己具有深度、厚度和广度的共性,唯一的方法就是低下身段,恭恭敬敬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养分,惟有让自己的共性丰满起来,才能真正生成艺术家有血有肉的个性。
书法艺术个性的张扬并非全是坏事,历史上有很多叙述书家个性的典故,“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等皆是。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是对历史上书法名家达此境界的一种美誉与称赞,更是对其学习书法艺术过程的一种肯定。受刘如生及林散之两位恩师传道、授业、解惑后,对此有了一些浅显的认知和看法,总结如下以供各位争鸣。
彰显个性的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之力从何而来?一曰气,二曰力,三曰势,四曰法。如此四字而已,能做到并做足这四点,决非易事,能做到者不仅可作为当代书法集大成者,更有成当今书坛领军人物之潜质。
气为二,一是以气御笔,轻灵飘逸处见厚重,笔断势阻处而不滞;二是以气布局,跌宕起伏而雅趣横生,奇险危峻却生机迥然。
力为三,腰力,发于下肢聚于腰背;臂力,源于腰背而蓄于手臂;腕力,得于臂力而注入于指尖。三力合之是为书法之力。
势为三,笔势,下笔不滞如行云流水;结构:严谨循法然熔融诸家;章法:错落有致但疏密有度;
法则为有规有矩,不逾不乱,下笔有度自然力度非凡。
行云流水的前提是下笔不滞,下笔不滞的前提是胸有成竹,能胸有成竹源自深厚的积累以及池墨砚穿。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艺术共性的修养,只想彰显所谓的个性,与书法修习的宗旨显然已经背道而驰。
故欲修习书法者,淡薄处世之际,应以心性之修养为乐,以内省自警为媒。更需严格要求自己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练好内功才能写的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不是四处炫技,夸夸其谈。更勿使自己流于形式,更不能如那借书法艺术敛财猎利者一般,一窝蜂不求内涵只追外表,挥动毛笔一通涂鸦而谓之为行云流水,那真是离真正的书法艺术渐行渐远矣!
历史,是一个正直的艺术捍卫者兼裁判,其必定会甄选合格者流入历史的长河,使敛财猎利被弃之如履,让德艺双馨得以承续。真心祝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松柏长青!华颜永驻!
                                                  
                                  癸巳年仲夏果明居士于禅悟堂
中国当代书法家网
www.chinasfj.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书法家网 ( 滇ICP备15005637号-1

GMT+8, 2024-3-29 22:04 , Processed in 0.19555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