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当代书法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42|回复: 0

隋唐书法-书法发展史

[复制链接]

14

主题

47

帖子

228

积分

硬坛精英

Rank: 5Rank: 5

积分
228

硬坛精英

发表于 2015-10-31 08: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隋唐五代书法,从整体上仍不断地加强着前代书法发展的上升势态。特别是唐代楷书,至今仍是学书者涉足最多的领域。最为得到普遍认可的四大楷书体例――颜、柳、欧、赵,前三家都出现在唐代。前面已谈到,汉魏时期,今天的文字格局已初步形成,而秦汉以前的书体,就渐渐变成了书家的保留书种,自那以后,每个时代几乎都有部分专攻或兼攻甲骨、金文、篆隶的书家,但大都建树平平,至唐代情形却有了变化,出现了李阳冰那样可与李斯比肩的篆书大家。

  隋代时间差极短,不过三十几年。初唐书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由隋入唐者。而唐代由于每代帝王都酷好书法,致使书风极盛,并把书法列入教育取仕的官制之中。就连日本遣唐使也尽起研习书法,日本国君亦受到影响而好书。要论成就,唐代是全方位的,虽然通常以楷书为唐代之长,但行草书及前面已提到的篆书等都有名作传世。特别是大草(狂草),更是唐以前所未见。

  不过“唐代尚法”之说,倒确实是针对唐代楷书而言的。南北朝时期的楷书,在个性化创造的表象之下,已显示出对楷书理法探求的努力。至唐代,楷书进入了发展上的成熟期,个性与法度都高度地整合起来,完备的楷法,精密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以至南宋姜夔对此有了微词:“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续书谱》)不过唐代的确产生了数量可观且旷世永恒的楷书典范。

  唐代书法分为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有所谓四杰,即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四家。此外还有草书家兼理论家孙过庭

  初唐时期,书坛还有一个重要现象,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对“二王”书法的特别钟爱与推崇,使历史长河中“二王”变得尤为显著,并渐在人心目中奉为书道正统。客观评价“二王”成就,亦足可标程百代而不衰,并非单假于龙颜可至于此。不过晋人之书在羲献左右者亦不乏其人,但因未及“二王”那样的备受珍藏而流传既稀,比如王珣《伯远帖》其才情绝不在“二王”之下。而今天仍被世人珍视的书宝王书《兰亭序》帖,所以有多种幕本,也正是李世民的功劳,否则从《兰亭序》随其人葬昭陵之后,后来者便不能再睹王书精品的神采了。

  唐代中期,涌现出了颜真卿、刘公权、李阳冰、张旭、怀素等不朽的书家。此外还有贺知章、李邕及徐浩等人。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开元进士,初官至平原太守,后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平原”或“颜鲁公”。真卿五代祖上颜之推曾著《颜氏家训》〉论及文字学,后父亲颜惟贞也是有名书家。故真卿素有家学,博学精词章。做人为官刚直不阿,安禄山叛乱时,真卿起兵讨伐,并联络从兄杲卿,并力抗击,相近七十郡并起响应,被推为盟主。德宗时,李希烈又兵变,遣真卿前往劝谕,竟被李希烈所杀,文忠。

  鲁公二十余岁时游长安,曾受教于大书家张旭,历时两年。三十五岁又往洛阳再度求教于长史(张旭),尽得笔法之妙,写有《述张旭长史笔法十二意》。

  颜真卿书法,还得益于“二王”,亦研究初唐四家,且广设南北朝以来民间书法遗迹,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面貌。颜真卿善于真书(楷书),也精行草。楷书端庄雄伟,体势豁出,人称“颜体”;行草书则遒劲郁勃,融篆书笔意于提案之中,遂使“二五”传统为之一变,行书《祭侄文稿》与王羲之《兰亭序》并绝齐名。最著名的作品有《麻姑仙坛记》《争座位帖》《与蔡明远书》《颜勤礼碑》等。

  柳公权(778~856)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进士,历官秘书省校数郎、工部侍郎、太子少师。善正书(楷)、行书,尤以正书名。曾在西明寺书《金刚经碑》,备有钟、王、虞、欧、褚、陆诸体,其名遂大著。诚悬为人正直。时穆宗召见曰:“朕于佛寺见卿笔迹,心正则笔正。”穆宗听后,知公权是在以论笔作谏。柳公权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文宗誉其是“钟王复生”。他的楷书被称为“柳体”,与欧、颜并称。从体格上讲,素来有“颜筋柳骨”之说。作品有《玄秘塔碑》《神册军碑》《蒙诏帖》等传世。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肃宗乾元间为缙云县令,官至将作监,据考为大诗人杜甫之甥。工隶篆,而篆书最著。苦习小篆三十年,从李斯《峄山刻石》得法,自成一家。李阳冰自诩甚高,尝云:“斯翁而后,直至小生。”不过李阳冰倒没有妄言,自篆书不再被见用,研习者少,精研者更乏其人,少温能在小篆上有高的成就确实不易。当时若得颜真卿书碑,必得李阳冰题额,称为连璧。遗世书迹有《三坟记》《城隍庙记》《栖先萤记》。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虽生卒年不详,但颜鲁公曾得师授,可知与颜同时而为长辈。张旭草书,世之绝唱,一转魏晋书卷风气,用笔放纵不羁,似不加修饰,但提按使转暗藏法度,称为大草(狂草),对后世影响极大。张旭的草书在当时与李白诗文、裴旻弄剑合称“三绝”。从情与法的关系的关系来看,与唐楷有所不同,张旭草书,尤看重情感的宣泄,已不似那文质彬彬的“尚韵”一脉。故每每于酒后呼喊狂走,任情恣性,甚至时常以发为毫,浸墨狂书,同时在对草书理法方面的认识也有独到之处,尝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后世评书,对张旭的评价一直很高,还很少微辞,这在书史上也是难得的。其传世作品有《古诗四贴》《肚痛帖》《郎官石记》《千字文》。

  晚唐书家,主要有柳宗元、沈传师、卢弘宣、杨凝式等。其中杨凝式是最重要的书家。但杨凝式既仕晚唐,又仕历五代(梁、唐、晋、汉、周),故提及晚唐书法,多与五代并述。

  唐朝一代,是诗人文豪云集的时代,善书者还很多,比如诗人李白、高适、白居易、杜甫、韩愈、宋之问等也都是一时书家,更有许多不知名的书手和经生,都为后人留下了不朽之作。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书法家网 ( 滇ICP备15005637号-1

GMT+8, 2024-3-29 00:57 , Processed in 0.18226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