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传统诗词”的误解与困惑 ——从一封书画家的来信谈起 □李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10:0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传统诗词”的误解与困惑
——从一封书画家的来信谈起

□李珂
  拙文《不可缺失的“画外功”》在《中国书画报》(2014.3.22)发表之后,收到许多热心读者的来电来信,其中既有普通书画爱好者,也有功成名就的书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大家在对诗词艺术造诣的重要性、必要性认同之余,也不约而同地产生出一系列的困惑——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书画作者,究竟应该如何认识、理解、阅读、写作“传统诗词”(又称“中华诗词”“古典诗词”“旧体诗词”“格律诗”“旧诗”)呢?
  这个令当代中国书画界“集体困惑”的问题,其实也正是当代中国文学界乃至文化界所面临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恰巧,在众多给笔者来信的画家朋友中,有一位既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而且已经在书画和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绩,他的观点显然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因此笔者不揣浅薄,以这封来信为由头,略陈陋见,请所有对诗词艺术感兴趣的读者朋友指正赐教。
  这位画家兼作家友人的困惑和误解,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一、诗词在古代就很难直接“换钱买米”,在现代更是失去了“优则仕”等实际功效,彻底沦为“无用”之物,为什么还有存在的必要?
  二、传统诗词既“旧”又“难”,格律太严、限制太多,文言公认“束缚思想”。但为什么在新文化运动成功之后,“旧诗”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得到许多人的喜爱甚至痴迷?
  三、传统诗词格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古代有哪些诗词格律工具书?现代作者是应该继续使用旧工具书和旧标准,还是应该遵循新工具书和新标准?新工具书有哪几种?
  四、由于某些汉字的古今读音差异,以及方言复杂多元,尤其是古汉语“四声”中的“入声字”,都给现代人阅读、欣赏古典诗词造成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和解决传统诗词“阅读”与“创作”的关系?
  下面笔者逐条给予简要解答:
  一、诗歌作为文化艺术,古人归纳有“兴、观、群、怨”等等功用。从个人角度说,诗歌能够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可以记录、表达、宣泄、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志向抱负,装饰、美化和充实心灵家园,因此是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美食”“灵魂营养”。从社会角度说,诗歌可以反映史实、世风、民意,令执政者和史家了解不同时期人民的生存生活状态及喜怒哀乐、需要诉求……
  因此,诗歌看似“无用”,却有着“无用之用”“无用之大用”。
  二、认为传统诗词“旧”“难”的人,首先是混淆了“形式”(工具)与“内容”的概念,其次是没有认识到“严格限制”恰恰是作好诗的必须条件。
  打个比喻,诗词格律和汉字、筷子以及酒瓶……一样,都仅仅是工具和载体而已,它们既能为古人服务,也能为今人服务,因此无所谓“新”“旧”。无数诗人的实践已经证明——格律诗词可以反映任何时代人的生活、表达任何时代人的思想感情。因为诗词格律虽是“人为制定”,但它符合中华民族语言文字内在的特点和规律。
  关于“文言束缚思想”。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用在诗词上却是“板子打错了屁股”。众所周知,文言文的最主要特点是大量使用“文言虚词”。然而实践证明,由于格律诗词最注重和讲究“形象思维”,其作品无论写景还是抒情,基本上都使用实词(名、动、形、量),绝少使用虚词。即使偶尔使用“助、代、连、介”,基本也都是“在现代语文中仍有生命”的文言词汇。
  例如:“明月松间照”“大漠孤烟直”“朱门酒肉臭”“千里共婵娟”“两个黄鹂鸣翠柳”“三十功名尘与土”“万里悲秋常作客”“无边落木萧萧下”“春风又绿江南岸”“大江东去”“小桥流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运交华盖欲何求”“忍看朋辈成新鬼”“我欲因之梦寥廓”……
  因此,笔者认为,诗词用语是自己专门的“诗词语言”,它既不等于“文言”,也不同于“口语”。
  至于把诗词格律喻为“脚镣手铐”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明显和愚蠢的误解——世上万物皆有规律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下棋、打球、弹琴、书法、绘画……都有各自相应的形式、规则限制,为什么作诗就可以不制定规则、不遵循规矩呢?“格律”之于诗词,恰如“步法”之于交谊舞,是绝对必要的“游戏规则”,而并非什么“镣铐”!
  话再说回来,诗词格律虽不是“镣铐”,但若要真正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格律诗词的美妙和魅力,也恰恰在于它的“难度”与“高度”。
  三、诗词格律主要包括“调平仄”和“押韵”两部分,其中平仄规则最重要,可以说没有平仄规则就没有诗词格律。关于“调平仄”,看似严格复杂,其实有规律和窍门可循,只要正确掌握,便可事半功倍。
  词韵和诗韵没有很大分别,只是比诗韵更宽些。由于词比诗更加接近口语,所以宋代词人就已不再拘泥前人的“韵部”,而只凭当代语音“调平仄”和“押韵”了。
  律句(律诗句式)是词的基础,不但词的五、七字句绝大多数是律句,连三、四字句和六、九字句也都是由律句演变而来。
  古代诗词作者使用的工具书,按时期排序主要有《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礼部韵略》《平水韵略》《钦定词谱》《词律》《词林正韵》等等。
  由于古今语音存在差异,古代的格律工具书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合现代人使用,倘继续固执地奉其为“行动指南”,作诗词必拘泥古韵,虽属个人自由,实为迂腐之举——连宋朝人都不如。
  适用于现代人写作传统诗词的主要工具书有以下三种——
  1.《诗词格律十讲》,北京大学教授王力1962年编著。
  2.《诗韵新编》,中华书局1964年出版。
  3.《中华新韵》,中华诗词学会2005年颁布。系该学会在《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基础上编纂制订,也是截止到目前,比较完善、合理的现代诗词格律工具书。
  四、作为“使用现代语言文字”的现代人,自己写作诗词与阅读古人诗词必须区别对待。自己写作传统诗词,理应依据当代普通话标准语音,遵循新的格律工具书;阅读欣赏古典作品,采取对待“准外语”的态度,系统学习古代汉语知识,认真了解古代韵书的具体内容,以及与作者、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史籍典故。
  最后,笔者衷心祝愿和期待当代中国书画界成为弘扬、繁荣中华诗词艺术的广阔平台和百花园。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中国当代书法家网
www.chinasfj.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书法家网 ( 滇ICP备15005637号-1

GMT+8, 2024-5-2 09:40 , Processed in 0.17564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