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怒和蛙怒 《蛙怒集》代序 □陈传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6:2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龙怒和蛙怒
《蛙怒集》代序

□陈传席
  龙怒,霎时间天昏地暗,接着便是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接着便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龙继续发怒,劈雷将巨石古木击碎,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洪水泛滥,冲毁无数村庄。千万亩良田被淹没,亿万人遭难无家可归。雷击声、狂风声、洪水声、哀号声,宇宙为之震动。于是千万人下跪磕头求饶,拿出最好的食品上供。龙怒稍息,留下千万里尸体狼藉,树倒村毁,或白茫茫大地一片,龙怒可谓威也。
  蛙怒,肚子鼓一下。再怒,再鼓一下,然后了事。想把一个池塘的水搅翻都不可能。蛙怒和不怒都无所谓。但蛙还是经常怒,也只是经常鼓肚子。
  七年来,我在天津的《中国书画报》上发表了六十余篇文章,每一次也都牢骚满腹,大概也只是蛙怒吧。
  蛙怒和龙怒是不敢比的。如果是龙怒,只一次,现状也就改变了。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既然蛙怒比不上龙怒,看来我只有一条路:得死。怎么死呢?
  李鸿章《临终诗》云: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李鸿章说的“一死难”,是担心他死后国是无人过问。但我的死,不是对国家前途放心不下,而是采取什么方法去死。清初,柳如是陪钱谦益跳水自杀,钱谦益说水太凉,不宜自杀。我倒不是怕水凉,也不是怕水脏,而是死也要死个痛快,被水呛死,是很难受的。
  自缢,也就是上吊,那闷得更难受。上吊死的人,舌头伸得很长,想象他死时多么痛苦。
  陈洪绶《过豆镇》诗云:“有绳悬树死,无绳即触石。”“有绳”即自缢,不可取;“触石”,即以头撞石。宋朝的大将杨业就是以头撞李陵碑而死的,那当然很壮烈。但力气不大的人,有时撞不死,白白流血,这方法不适用于教授。凡文弱书生最好不用“触石”法自杀。
  用手枪自杀最好,手枪对准脑袋(不要对心脏,日本战犯东条英机用手枪向心脏射击,结果血流了很多,但人未死,后来被绞死了)。“砰”地一声响,鲜血脑浆迸射,有声有色,真是壮观。但手枪不好搞,中国法律不准私人持枪。这方法虽好,但无法实现。
  服安眠药也不错,虽然没有用手枪自杀那么壮观,但也不受罪。但现在的安眠药经过改革后,已经不能致人死命了。
  有人告诉我,吞金自杀是一法。《红楼梦》中有《觉大限吞生金自逝》一节,是说尤二姐想自杀,自思:“常听人说生金子可以坠死,岂不比上吊自刎又干净”。于是打开箱子,找出一块生金吞下去,便死了。但黄金不好搞,我们穷教授哪来的黄金,再说黄金其实就是臭铜,活着的时候龌龊了一辈子,死时还留下一肚子臭铜气,太窝囊,不干,绝对不干。
  我又想了很多方法,都不适合。国家课题中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自杀的方法呢?我如果能活着,一定填补这项空白,题目就叫:国际自杀方法研究。但现在得抓紧时间自杀,没有工夫从事这项研究了。
  翻翻资料,看看前人是如何自杀的。从架上抽出一本书《资治通鉴》。唉,我现在哪有什么心思“资治”。又拿出一本书《汉书》,翻到《王莽传》,有云:“紫色蛙声,余分闰位。”注曰:“蛙,邪声也。”又云“非正曲也”,又云“以伪乱真”。《蛙怒集》其实是“蛙声集”。弄了半天,我讲的都是邪声,是以伪乱真。这更严重了,就更得自杀了。快点,又抽出一本书,上面有《咏蛙》诗:“独坐塘前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其实,后来蛙儿开口了,虫儿还是不敢作声啊。
  咦!妙。这蛙声固然比不上龙怒声,不能使天下变色,但在这个池塘中,还能起到作用。当然,此蛙非彼蛙。但蛙和龙比,要死;和虫比,就不必死了。看来,不自杀,问题也不大,这首诗倒救了我的命。如果你到公安局告我,根据是:人比人得死。我就会说,还有虫呢,还轮不到我呢!
  现在,我把这六十余篇“蛙声”辑为一集。其实,蛙声如连成一片,也是很响的。宋方岳《农谣》诗云“池塘水满蛙成市”,是说蛙一齐叫,有如闹市。清陈淏才《花镜》云:“一蛙鸣,百蛙皆鸣,其声甚壮。”姚光《夜起一首次钝根》云:“悄步中庭群籁寂,惟闻蛙鼓似谈经。”蛙若齐鸣,如闹市,声甚壮,也了不起,而且“似谈经”。可使池塘不再寂寞,甚至可以影响主人睡觉,可使气象学家从蛙声中听出未来的天气,谁谓蛙声无益也。
  编后语:从2007年1月开始,陈传席先生应邀为本报第1版撰写文章(首篇文章是《高呼题跋》),到今天整整7年。7年时间里陈先生先后发表文论60余篇,笔曲意深,切中时弊,在美术界反响强烈。近日,陈先生欲将60余篇文稿结集出版,拟取名为《蛙怒集》,并自作了序言。这篇序言笔法自嘲,却活现了作者7年来以笔为戟与恶俗文化抗争的无奈与坚持。佳文共赏,为此,编辑特别征询了陈先生意见,刊出此文,约广大读者同听“蛙声”,倘若听出了些门道,并有勇气和之,也是书画艺术之幸。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中国当代书法家网
www.chinasfj.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书法家网 ( 滇ICP备15005637号-1

GMT+8, 2024-5-5 18:21 , Processed in 0.17096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