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意精神辨析 □林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10:4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意精神辨析

□林木
  水墨大写意绘画近些年来在一些正式展览如全国美展上数量大为减少,故有倡导“写意精神”者。但什么是“写意精神”呢?
  早在战国时期,“写意”作为表露心意、传达心迹之意已有用之者。如《战国策·赵二》“忠可以写意,信可以远期”。宋鲍彪注曰:“写,犹宣。”则“写意”为宣泄个人心意之意。此段时期,在文史领域之中,也间有在描摹意义上用“写”的。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但汉代之前,在绘画领域,说画什么,往往直接说“画”“图”或“图画”,而不常用“写”。如《左传》“远方图物”,《淮南子》“画西施之面”,王充《论衡》有“画工好画上代之人。秦汉之士,功行谲奇,不肯图今世之士”等等。
  至东晋以后,“写”在“图”“画”意义上开始与其共用。顾恺之《论画》有“以形写神”之辞,其“写神”之辞与“写意”之用法已较接近。该文中又有“写自颈上”之用法,可见“写”在当时是一种相当于此前之“图”“画”,今天的“描写”“描绘”的意思。刘宋时期的宗炳《画山水序》也有“以形写形”“妙写”之说,齐梁时的谢赫《画品》提出“六法”,其第六法“传移模写”一条之“写”,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陈朝姚最《续画品》中有“貌写人物”,其“写”意思均与上面相似。至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中也还有“粗善写貌”“貌写山水”之说。五代荆浩《笔法记》中也有“好写云林山水”“巧写象成”之句。此后,“写”作为“画”和“图”的用法不绝于史,历代皆有而至今。
  至宋代欧阳修作《欧阳文忠公文集·题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此诗明确提出作画之本意就应该是“画意不画形”,此“画意”与后来的“写意”意思已经很相似,如从“画”“写”从来就相通的角度看,“写意”一词几已呼之欲出了。苏轼为文人画理论的奠基者,虽也未直言“写意”二字,然其名句:“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此句所言,即士人画的全部意义就在取其意气,则“写意”之意味亦全在其中了。另一宋代大画家米友仁亦有一段名言:“子云以字为心画,非穷理者,其语不能至是。画之为说,亦心画也。”这让人可以联想到更早之前,晋向秀《文选·思旧赋》中“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而南宋陈郁著《藏一话腴》,以为“写形不难,写心惟难也”。画当为写心之画,“写意”之意,不也在其中了么?
  “写意”一词在中国古代画史上于文人画大盛之元代正式登台亮相。元人夏文彦在其于元至正乙巳(公元1365年)秋七月甲子所著《图绘宝鉴》中,在其所载宋僧仲仁条,有“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汤垕与夏文彦当为古代画史画论中较早使用“写意”一专用词者。所以称其为较早使用,是因为一则此意使用已久,二则“所谓写意者也”,已透露出“写意”在当时使用已较普遍了。
  看来,把文人逸笔正式定为“写意”之意者的确在元代。明代初期著名书画家王绂有传为其所著的《书画传习录》,在论及画史之变中有这样一段话:“逮夫元人专为写意,泻胸中之邱壑,泼纸上之云山,相沿至今,名手不乏,方诸古昔,实大相径庭已。”
  以此来看,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中的“写意”应该是在古代绘画传统中有着悠久历史的,其本意即重视精神性主观性的传达的观念。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写意”,它其实是中国“意象”精神的另一种表述。三千年前《尚书》中“诗言志”观点就是一种重内在精神表现的奠基性艺术观念。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不论是诗词、音乐、美术,美术中不论是宫廷艺术、民间艺术、文人艺术,亦都是此种言志缘情本于心性的艺术。以此观之,“写意精神”,应该就是这种言志缘情重心性传达的精神。
  但是“写意”亦可作为画法来看待。因在宋元以后,又发展为一种重神轻形,“古画画意不画形”的绘画观念。元代“泻胸中之邱壑,泼纸上之云山”的豪放之“写意”法,已是文人画领域中的一种画法,是古代绘画传统中的一个分支,既非古代绘画传统的全部,亦非从来就是绘画传统之主流。尽管逸笔草草奔放简括的写意画法自古就有,但作为一种重要创作倾向,却是随着文人画在精英绘画中的流行而流行。
  由于写意与中国哲理文化的深刻联系,今天的我们也就往往把写意画当成中国绘画传统本质性精神的代表。又因此而往往把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当成“写意精神”,当成中国绘画的本质与正宗,也就把画得精致繁复的宫廷画或富丽堂皇的宗教画乃至稚拙土俗的民间画斥为行家画或工匠画,贬为非正宗非主流绘画。其实,中国传统绘画的本质核心既不在写意画,亦不在宫廷画、宗教画或民间画这些绘画样式或其技法系统上,而在中国绘画美学的核心意象系统中。换言之,即中国的意象系统既统辖了文人画,亦统辖了宗教画、宫廷画乃至民间画。只不过从事者身份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各自需要不同,意象精神在各类绘画样式中的表现不同而已。由此去看,中国古典绘画的各种类型之间没有美学价值上的高低之别,它们共属于中国意象艺术体系中的不同支系。而“写意精神”,其实应该是一种重心性传达的精神,“写意精神”也因此而与缘情言志的中国艺术本质相通。明乎此,则写亦可,画亦可;粗亦可,细亦可;简亦可,繁亦可;雅亦可,俗亦未尝不可……而水墨大写意绘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系统中文人精英的部分,当然有值得发扬光大的重要价值,但因此而以偏概全,则缺乏学理之依据。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中国当代书法家网
www.chinasfj.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书法家网 ( 滇ICP备15005637号-1

GMT+8, 2024-5-18 00:36 , Processed in 0.17984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