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家网

标题: 爱钱,更爱艺术 ——从毛延寿和齐白石、徐悲鸿的故事说起 □李珂 [打印本页]

作者: 梁石柱    时间: 2015-9-9 15:10
标题: 爱钱,更爱艺术 ——从毛延寿和齐白石、徐悲鸿的故事说起 □李珂

爱钱,更爱艺术
——从毛延寿和齐白石、徐悲鸿的故事说起

□李珂
  金钱,艺术,生命——这三者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无疑都是非常宝贵、值得珍爱的东西,但是如何正确和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采取的态度与方法也大有区别。在中国绘画史上,毛延寿、齐白石、徐悲鸿这古今三位画家,堪称是持三种不同态度与方法的典型代表人物。
  毛延寿是“爱钱不爱命,更不爱艺术”——因为没得着美女王昭君贿赂的红包,就摈弃职业道德,甘冒“欺君之罪”,昧良心把人家画丑,结果被汉元帝下旨“弃市”,掉了脑袋。
  徐悲鸿是“不爱钱爱艺术”,甚至“爱艺术如生命”——为了买到自己心仪的书画作品,他往往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甚至不惜典当家私、得罪夫人。在用重金购得稀世珍品《八十七神仙卷》后,他如获至宝,立马欣喜若狂地盖上“悲鸿生命”的印章,精心呵护收藏。此后即使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去国出洋时,别的任何行李都可以遗弃,唯独这件宝贝须臾不离身边。当“神仙”不幸被盗遗失后,徐悲鸿竟然急得血压飙升、当场昏死过去,并从此留下病根,最终导致英年早逝……
  齐白石是“爱钱也爱艺术”——由于出身农家,深知贫穷的可怕,再加上禀性悭吝,他特别渴求和酷爱金钱,在卖画时锱铢必较,有时甚至精细固执到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地步,比那位润格标新立异的前辈郑板桥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齐白石的最可贵之处是,虽然爱钱,也爱艺术,甚至更爱艺术。生活上的贪财小气并不影响他在艺术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国画界长盛不衰的名誉、声望和人气,以及那些美轮美奂、动人心魄、价值连城的传世精品,就是无言的明证。齐白石尊重艺术,也尊重观众,对自己没见过或不了解的东西,无论给多少钱也绝不轻易下笔。他甚至也准备“为艺术不要命”,比如为了实施“衰年变法”的艺术理想,确立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齐白石在“北漂”时发誓宁可“饿死京华”也绝不后悔,即宁可挣不来钱,也绝不沿袭当时画坛上一味模仿古人、迎合市场的世俗途径。
  以上这三个包括正反两方面例子的画家故事,不仅发人深省,也令人深思,因为他们在如何处理金钱、艺术与生命关系等等具体问题上,给后世同行留下了截然不同的深刻教训和宝贵镜鉴。
  先说徐悲鸿。
  笔者认为,徐悲鸿“不爱金钱爱艺术”的思想境界及行为准则,无疑是绘画界乃至整个艺术界的最高代表、最佳楷模。但他是几百年一遇的天才人物,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大师、巨匠。正如陈丹青所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诸般因素齐全完备,才培养孕育出来的超级精英,一般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不论嫉妒者如何别有用心地曲解贬诋,纵观几千年的中国美术史,有几人能达到徐悲鸿那样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水平和境界?!可惜才高命短,遗憾天不假年,假如徐悲鸿能享有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人的寿数,中国20世纪的美术史必然会大大地改写。然而,即使是在如此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徐悲鸿却在艺术理论、教育、创作诸方面都做出了惊世骇俗的辉煌业绩!因此,他只可以作为理想的楷模,而不能作为实际的榜样。
  另外,就艺术的功效而言,无论从大的方面说是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抑或从小的方面说是陶冶个人情操、升华思想境界,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美化社会人生,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因此,一位画家如果为了追求艺术就“奋不顾身”,不珍惜生命,不注意养生保健,甚至把一幅画视为“命根子”……虽然值得感叹敬佩,但毕竟有些本末倒置,是不宜提倡和仿效的。
  再说毛延寿。
  关于毛延寿本人的生平事迹,在正史上没有确切记载,即使是那次著名的“假画事件”,也有许多版本,但是他的故事却流传很久,影响很广。因此,“毛延寿”就像鲁迅笔下的艺术形象“阿Q”,是否真有其人,或某件事是否真为他所干,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作为“反面教员”,成为后世人们的一面镜子,让每个人都时时对照自己、反省自己、检讨自己。
  毋庸置疑,无论是在封建主义的古代,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像毛延寿那样“爱钱不爱艺术”“为钱不要命”,在专业领域内搞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的行为作法,无论采取何种手段、何种方式,出于何种目的,都是卑鄙错误的,都是应该坚决反对、批判和唾弃的。
  令人遗憾的是,就像“阿Q”没有死一样,“毛延寿”其实也没有死,而且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在书画界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不过,这些“延寿后裔”牢牢记取先辈的前车之鉴,全部都学乖变聪明了——上迄唐宋元明清,下到目前当代,虽然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的本事与日俱增、与时俱进,而且花样不断翻新,但“爱钱不爱命”的傻帽儿基本绝迹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毛延寿”们针对的统统是普通顾客、平头百姓,再也没人敢于明目张胆地用“假画”欺骗糊弄上司领导了。那些为了升官发财,以书画作“糖衣炮弹”实施“雅贿”的人自不待言,即使是专门画皇帝和领袖肖像的人,也都是诚惶诚恐、毕恭毕敬,尽量粉饰美化,努力树立“高大全”“伟光正”的形象,唯恐谄媚不及、巴结不上。
  综上所述,“不爱钱爱艺术”的“徐悲鸿模式”不能学,“爱钱不爱艺术”的“毛延寿模式”不可学,只有齐白石“爱钱也爱艺术”的模式,比较现实,比较切合实际,比较更适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学习和仿效。
  其实,爱钱思富是人类天性,作为艺术家,唯利是图固然应该鄙夷唾弃,故作清高或固守贫寒也是大可不必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空前发达、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当代,书画家和一切书画从业者,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劳动汗水,遵纪守法、照章纳税,在美化生活、美化社会、美化世界的同时,获得金钱,享受金钱带来的幸福快乐,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前贤古训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具体到书画家的“道”,无非就是像齐白石那样,把观众和顾客尊为上帝,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写好字、画好画,努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最终开创出自己的艺术道路来。






欢迎光临 当代书法家网 (http://www.chinasfj.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