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唱和谱律规——书画名家周天杰的草书三字诀
本帖最后由 天桂墨龙 于 2020-5-25 01:14 编辑行草唱和谱律规——书画名家周天杰的草书三字诀在黑龙江佳木斯,有一位“写累了画,画累了写”的中国书画传承人,他即以深厚的书法功底创作出很多让人爱不释手的书画作品,又在临池不坠的书法研习中潜心总结出让众多书友茅塞顿开的书法创作规则,那就是国家一级书法师、时代中国人艺术专家委员、草书交流促进会创建人、2014中国百强书画家和第二届中国 “红高粱杯”书画大赛500强入选人、北大荒三江书协秘书长、副主席周天杰。(书画名家周天杰先生)周天杰先生1958年生,矢志传承中国书画数十年,是一位能书善画的著名书画艺术家,以多种书法体创作出多件闻名中外的书法作品。同时总结积累了《草书创作三字诀》、《楷行书法四字诀》、《古隶草口诀》等书法结字、章法、笔法等传承和弘扬中书法的宝贵经验。
周天杰先生认为,书法创作不是走近路地练帖、抄字、画字,而是在长期深研细学中苦练成的基本功夫中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书法作品最低得具备两点,一是继承,二是创意,继承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书法传统文化中苦练,创意是在苦练中的由心而发、由手而就,要能学懂弄通一种书体中的三家以上的字,才会有创意的基本灵感。如草书作品的创作,除要有传统基本功外,创意是不可少的,具体地说,草书表现在人们面前的除结构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态,我们要从古人严格的草书结构中已经体现但没有形象地说明的点画表现形态中汲取精华,将长形、方形、扁形、圆形、棱形、伞形等不同的形态,通过搓、托、拉、抹、划、画,以及歪正、大小、胖搜、枯湿、两连字、三连字等不同笔法表现出来,才能使作品布局留白精彩,才能使作品给人力感、势感、韵感等书法艺术感染力。持之以恒地在创作中深研,在深研中创新和积累,周天杰先生总结出了以下草书三字诀:1、笔墨纸、燥润查。首先选好笔,其次调好墨,再就是用什么纸。(1)笔:分长短锋、羊狼、兼毫等,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一般使用长锋狼毫笔较好,易墨迹沉凝坚挺,形成沉稳之效果(解决软飘滑)。(2)墨分五色,与运笔速度、笔头含墨量多少相关。“燥”是指笔头含墨量少,写出的点画墨色干渴。“润”是指笔头饱含墨汁,写字会出生动墨韵效果。(3)纸分为绵料、净皮、特净皮。还有染成黄色班纹,或金银片或金银粉的。不同的纸吸墨程度不一样。因此创作前要进行验证,以掌握笔墨纸特性,做到心中有数。2、纵首字、异起画。(1)首纵行之首字,下笔要厚重且与尾字要在同样中轴线的位置。(2)行与行之间的首字要起笔各异。如:虚起、实起、正起、反起等。(3)每一纵行首字不能都是湿笔,否则给人头重脚轻之感、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头轻脚重,枯湿笔尽量参差,以增强整幅字的感染力。3、多藏锋、少尖耍。藏锋包其气,露锋纵其神。藏锋和用力,其墨迹沉凝浑厚,不尖不弱。给人以醉贵妃那种含蓄美(“它书之笔意,草书要无所不悟 ”清· 刘熙)。但要注意连字接笔处不要出尖。如:“春秋”的“春”字的最后一笔和“秋”字第一笔相连接时往往会出尖,为避免出尖锋,可在提按歪邪距离上补救。4、虚实笔、提按洒。用笔的虚实不等于运笔的轻重。虚实、轻重之间不可分割,但也有区别。如:虚起笔、实起笔含藏露锋之意,要十藏五露。提按是一种上下起伏的运动过程。太轻则浮,太重则沉。(提者上按者下也;收有虚实顺逆,清·刘熙《艺概》载)5、有顿挫、转快雅。(1)点画的美在于有节奏有顿挫。顿指停顿。挫为顿的反面,笔锋在停顿后转换方位离开原位置。表面上是停顿,实际上则是在动。草以点画为情,使转为形。如:写“远近”时。“远”字的末笔有一个停回锋接下一个“近”字的第一笔。(2)通常转要快似烈马脱缰,洪水奔腾,给人一种暴风骤雨、电闪雷鸣般的感觉和印象。该慢而快的话,就会有飘浮之嫌,如:连续园转加方笔时就要稍慢一些。古人讲:“不可忙,忙失势”,要充分理解运用十迟五急用笔之法。如:“瑞”字右边绕圈时要注意用笔和节奏变化,通常第一圈快第二圈慢,且是破锋逆转行,不能都是拖笔走。6、慢墨珠、防飘滑。该快而慢,结果是停滞凝结,形成"墨珠"。 古人讲:“不可缓,缓骨痴”。笔划看不见骨头光是肉不行,同时为了不陷于油滑和浮躁,要尽量减少“疾厉行笔”速度的出现,快是大概念,相对慢而言,含多种快法。苏东坡说,真书难以飘扬,草书难以沉稳。尽管草书要求快,但能慢下来又不骨痴更是一种修行。7、软缺骨、方笔加。软弱多指园笔圈圈绕来绕去,无精打采,要对“笔划如刻”深入理解,适时在绕笔处转换方笔出锋。通常中锋变侧锋,使得有骨有肉。【“一直溜下,则筋骨亡也”(清·刘熙);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8、防横长、腰断茬。长横如拦腰一刀,气势全断。要注意气势贯通巧妙处理长横。深刻理解晋代卫夫人:“横画如千里阵云”。9、竖亦变、直粗傻。竖画不要太直太粗,过则“神态呆板”。竖有出锋的有不出锋的,要根据上下左右字而定,如:“甲午年”有三个竖就要变化。有时加“抖笔”会感觉到活泼。卫夫人曾说:竖画如万岁枯藤。如:神字的竖就要写出岁月苍桑感,将十曲五直充分体现在点画中。10、邪绣正、少为佳。字不能都是正的,偶尔出现鲤鱼跳龙门、瀑布邪贱,奇妙无穷,给人想象的空间【过多出现邪字乱也。展现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灌)】。11、中轴线、挪让它。“字如算子,非草书也”,行间字缝不能对齐。也不能如砌砖,沿中轴线无规律地左右摇摆,只要全行视觉上感觉还是一纵行就可以,字散不失势。行间透气,首尾呼应。“贵偏而得中”(清刘熙)。12、字大小、抑仰洽。字大小要如同父子。大字甚至是小字的两三倍。错落抑仰变成自然。轻重适度。不可字字大小一样,要十起五伏,否则平淡如水。13、字距离、不等法。横看不能成列,竖看不亦成行。否则缺草书之势。如两字三字挤在一起,或两字相隔很远,又遥相呼应。形成一种无规律的气韵、波澜之美。14、字圈连、择眼瞎。草书无连字则平淡(横幅大字除外)常见两连字、三连字。连就会出现圈眼过多,字软飘滑。如:寿字正常写有四个圈眼,历代书家都把上面右边两个眼在竖上瞎掉了。每个字或整幅字都要选择瞎眼,做到笔意到圈眼瞎。古人说:草书是存字之梗概,损隶(真书)之规矩。就是这个道理。15、游丝多、乱成麻。上笔与下笔或是上字的末笔与下字的首笔相连处,需游丝引带,恰当运用可增强一定的美感,但不宜过多、雷同 、一面飘。要有当连反断,当断反续的表现手法,会出奇妙效果。否则如春蚓秋蛇,乱成一团(接有远近曲直。清·刘熙)。16、笔意断、气息压。字字分开有散的感觉,散则无章,气息全断,虽单字极尽变化,然非高手也。不能字字结构如铸。要学会连接的方法。如:长短、曲直、开合、借换等。 17、流高潮、险绝抓。巧妙处理笔画,尤其是字形要有强烈的变化意识,不能“标标准准”写草书作品。要让整篇作品形成时间上的流畅,洽似行云流水和瀑布贱花。唐人说;与众同者俗物,与众异者奇材。要注意在合乎古法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象戏剧小品中高潮时段能让人们激动起来那样。18、紧与松、空间搭。紧则拘,松则散。要根据上下左右有紧有松,形成空间完美。放似脱僵烈马,拘如含羞少女。互相搭配,要胸有全纸,目无全字,此乃高手也。19、飞白少、神升华。无字之处也有字,无墨之处造境界。(唐·张怀灌)。飞白似逆水行舟。将笔锋推出,收笔不顿不驻。但飞白在整幅作品中只能起点缀作用,过多出现飞白,笔画则虚而不实。草书之神之势,除含蓄美外还要有犹如“达姬”(封神榜)杀人露出的凶气美。草书作品的形与神非常重要。有形无神为下、有形有神则中、有神“无形”(形奇)为上。“草书要与自然万物结合起来 只临帖是不够的”。20、款印清、阴阳花。款小于主题字,落款让人能看懂是什么字什么名。印小于落款字,阳起阴收,符合中国人“太阳升为阳、落为阴”的传统及自然规律。 周天杰的上述《草书创作三字诀》网传后,受到众多书友的点赞好评,一位擅长格律诗创作的书友,曾作“周天杰行”的如下七绝藏头诗给予高度赞扬。七绝·赞周天杰草书三字诀周而复始创新篇,天晚朝晖笔法牵;杰作幅加扬和雅,行书草法网风传。
天桂墨龙作于2020年5月8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