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石柱 发表于 2015-8-8 22:05:52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张维忠访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张维忠访谈

  张维忠   1968年出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     采访时间:2013年6月9日上午   采访地点:北京空军某部大院张维忠家中   记 者:您出生于一座偏僻的小城?   张维忠:是的,江南的一座小城镇。小时候就喜欢写写画画。   记 者:可以让我们共同分享一下你的从书历程吗?   张维忠:当然可以。我有时在书法讲座时也会讲到我从事书法的过程。我从小受我父亲的影响,他是一名工人,但比较喜欢写字,写得也挺好,得到当地许多人的认可,时常会帮邻里写写春联。1987年我当兵到部队,有机会跟书界一些老师有接触,后来逐渐走上书法道路。自我总结从书历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西安上军校时期,那时可以零距离接触从小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圣地——西安碑林。学习期间,一有空闲我就到碑林里去看一看,手摹心划,乐此不疲,从此对墓志和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应该说是我从书的第一个阶段1996年部队调防到沈阳,当时的沈阳在全国应该是一个书法大省,我带着崇尚碑的心理,来到当时引领全国书坛明清行草书风的沈阳,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因空间相同而融合在一块儿,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把行草笔意融入魏楷之中,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魏楷书法面貌。当时得到了辽宁省书协主席聂成文先生,还有现在的书协秘书长胡崇炜先生的启发和教育,受益匪浅,这是我所谓第二个阶段。2002年到现在可以说是我从书的第三个阶段。那年因为工作需要调到北京,在这里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这个全国文化中心的魄力。她很包容,这里容纳了中国书坛顶尖人物和全国的各大高手,同时,也容纳了各类书风、地域书风,还有各个流派。在北京我接触了很多书法大家,诸如沈鹏先生、刘炳森先生,特别是近些年跟随李铎先生,他对我的教诲和帮助很多,他还亲自带我们走部队、到学校,深入到一些地方企业,用手中的笔服务官兵、服务师生、服务工人,从李老身上学到了为艺做人的品格,通过来北京这些年的学习,我感到自己的书法艺术有了一个质的提升。来京11年,我曾多次参加全国全军书法比赛,先后20多次入展全国专业性书法大赛,特别是2006年一举获得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创作一等奖,次年又获文化部举办的第十四届“群星奖”最高奖,2008年又获被书坛称为“金字塔”尖上比赛的“林散之奖”,连续五次获全军书法大赛一等奖。身边的许多朋友同事送给我一个既洋又土的称号“获奖专业户”。说心里话我并不太喜欢这顶“帽子”,总感觉自己可能运气比别人好一点儿,但旁人的津津乐道似乎在证实着自己在书法上还具有一定的天分。这三个过程,也就是在近些年让我在书法上有所成就的这十几年,所以走到现在,一直受恩于周边的一些老师,也受恩不同的地域环境。我觉得我这个人是幸运的。   记 者:您刚开始练习书法的时候遇到哪些困惑?   张维忠:其实每个书法家他都会走过一些曲折的路子,比如说最初的选帖,如何取法?碑帖怎样结合?书法审美?等等。在这里我只举两个例子,先举关于书法审美的例子。一开始接触书法我就对遒劲挺拔、棱角分明的魏碑墓志感兴趣,一心想把“刀斧痕”写出来,书写过程中很难表现到位,因此总在追求刻的痕迹和笔画的棱角上下死功夫。后来接触一些老师后才茅塞顿开,真正写碑的高手,应该是用柔的东西去化解“刀斧痕”等生硬的东西,实现刚柔相济,这才是高手。刚和柔是一对矛盾,书法需要矛盾,无论是一个字的本身,行与行之间,还是整个章法,最终达到矛盾与和谐的统一才是完美作品。再比如专注写一种碑帖的说法,一个人如果长期写碑(北碑),就一味地写碑,不敢越雷池半步,担心吸收一些其它的东西,害怕变味。其实这都是刚开始学习书法时遇到的困惑。后来通过摸索,再听一些名家的传授,感觉还是应该在书法的互相结合过程中慢慢有提升,也只有这样书法的路子才能走得更远。   记 者:您为什么反复进出草书的书写中呢?   张维忠:在许多熟悉我的朋友中,可能大部分会喜欢我的楷书,也有一部分喜欢我的行草书。其实我主攻的就是楷书和行草书,这两种书体我在全国的书赛中都表现,当然楷书的表现更加出色。我常讲,我的行草书是滋养我的魏楷书的,行草书的用笔空灵飘逸,时而婉约、时而虚幻,示人以动之美。实践过程中,我是在集行草之“动”化楷书之“静”,努力做到动静结合,形成和谐统一体,这也是我在行草书上要下功夫的目的之一。在二届兰亭奖颁奖晚会上,张旭光先生点评我的作品时曾这样描述我的作品:“将行草笔意揉入魏楷之中,形成了灵动而不失法度、传统而又具时代风貌的魏楷书风。”同时,我也在研习篆、隶,它们都很高古,练习这些旨在为自己的楷书服务。纵观历代书法大家,要做一个“五体皆精”的书家确实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记 者:您怎么看待书法创新?   张维忠:创新是要有根源的,有传承的。近些年,中国书协一直倡导书法要回归传统,毕竟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不讲传承,将是无本之木,只有找得古碑古帖中的传统元素,加上自己对书法本体的理解与感悟,才可有创新的可能,否则难以存在,或不称其为书法。如用笔上今人的用笔方法与古人就有一定的区别,再如书法创作形式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至于说我这类楷书的书风属于创新,我觉得应该命题为探索更为贴切,“笔墨当随时代”嘛。我的这种探索是基于临写一些古代的魏碑墓志,如《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等,之后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碑和帖得以自然交融,在不自觉中形成现在这种书风。我想很多书家都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就是越是刻意地追求,也许越是很难实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正所谓“无意于佳乃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张维忠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