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石柱 发表于 2015-8-8 21:43:25

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宇文家林访谈



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宇文家林访谈

  宇文家林   1966年出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     采访时间:2013年7月9日   采访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记 者:宇文老师您今年多大年龄?   宇文家林:1966年生人,属马的。   记 者:那就是说您写字写书法应该有三十年了,您说这三十年是特别开心的三十年,您说您是一个快乐的书写者,是这样吗?   宇文家林:是。   记 者:给我说说您为什么是快乐的书写者呢?   宇文家林:就是因为喜欢写,是自己的一种需要吧。拿起毛笔有一种亲切感,觉得很愉快。几乎每天要写写,有时候出差几天没有碰毛笔,自己总感到有点不舒服。书法对我而言是艺术,也是一种生活的需要,是一种生活状态。   记 者:那书法其实是改变了您的很多生活轨迹了,如果不写字的话,可能您的生活是另外一种状态?   宇文家林:应该可以这么说,特别是可以反映到这两年来,因为与书法结缘,前年考进了江苏省书法院,我本来是在报社工作的。书法改变我的生活状态。以前根本没想过让书法创作成为自己的职业,就是喜欢书写而已。   记 者:您现在成就很高,才四十多岁,获过很多中国书法的一些专业奖项,总结这么多年的经验,您总结了一句话,您说书法的根本就是自然的书写、书写的自然,这是您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是吧?   宇文家林:没有什么成就,只有一点点成绩。自然的书写、书写的自然,这个其实也不叫总结。平常喜欢书法,也喜欢看一些文史哲方面的书。通过读书学习,我感觉,自然是中国书法书写的一种基本状态。古人写字就很自然。为什么现在好像觉得比较重要了,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跟古代社会不一样了,人的想法太多,让书法承担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我感觉书法还是应该靠生活近一点,通过书写反映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   记 者:那您书写已经三十多年了,现在是否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境界呢?就是自然的书写、书写的自然,达到这个境界了吗?   宇文家林:境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东西。它不叫达到了,它叫慢慢地靠近,心中有这么一种也可以叫理想吧,在不断地靠近它。“达到”这个词汇,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攀登,到达目的地的感觉,它不适合表达传统文化的这种境界。我觉得就是慢慢地靠近它,更加纯净,更加自然。   记 者:说得好。真正的书写,其实是一种很纯净、很干净的,没有任何压力的这样一种很自然的状态。您一直在慢慢靠近这样一种状态,我相信您生活中一定是这样一个无所求、很淡泊,然后也没有什么压力的人吧,生活中是这样的人吗?   宇文家林:看您怎么去理解,谁不希望日子过得好点。纯净,跟这个是两个概念,它是思想上的一种纯度,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正常的。这个话题很大,它包括艺术和生活的联系,艺术和生活的对比,等等。一下子讲不清楚的。   记 者:那我们现在再问一个问题,其实达到这样的一种自然的书写、书写的自然,一定要在精神上达到一种慢生活的状态,是吗?这种慢生活的状态,更靠近古人,也更靠近您的这种理念,是吗?   宇文家林:是的。在喜欢书写的基础上,有那么一点点所谓的想法就行了,尽量让生活慢下来。如果你想法太多了之后,所谓的快不光包括生活得快,也包括想法也快。想得快也就去得快,也就慢不下来。慢,才有静思的空间,才能达到一种很儒雅、一种很纯美的程度。   记 者:您这一路走来,您学习书法的这个路径和风格是怎样的?   宇文家林:其实很多喜欢书写的人,过程基本上都很相似的,比如说先写一写楷书啦,写一写隶书啦,写一写行草书啦,等等。就自己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条书法之路真的很重要。慢慢写,慢慢想,再慢慢写,再慢慢想,不着急。所谓书写风格,就像中国人,我知道我们长得很不像,但是老外看我们,一看就说这两个家伙长得很像哦。这就是中国书法,和而不同。大方面很相似,细部是不同的。中国书法的基础是汉字,汉字有规律……您姓什么来着?   记 者:我姓贾。   宇文家林:你说你这个“贾”,中国的字形它偏长一点,但确确实实这个长方块字它很美。如果你把它写得很扁,美吗?不美,很做作。有规律,又和而不同。   记 者:您为什么把行草作为一个突破口呢?   宇文家林:不是突破口。是因为喜欢,可能靠自己的性情更近一点。   记 者:跟您的性情更近一点?   宇文家林:更近一点。   记 者:您是个什么性情的人?   宇文家林:淡淡的放纵吧。   记 者:淡淡的放纵?这些淡淡的放纵放在您的行草里头,能酣畅淋漓地体现出来吗?   宇文家林:可以,它能反映我的原状态。   记 者:其实草书是很张扬的一种书法。   宇文家林:形态各异。举个例子,我们到新疆去,看到天山,那些山脉很高大,立刻觉得山美啊,很壮美,但是它有个前提,它很宁静,它是宁静之中的高大,如果它不宁静却很高大,它就有问题了,那就属于张扬了。它是宁静之中的一种雄强,很干净。到新疆你去看看,那山都有这种感觉。如果它没有这种状态的话,它可能就不会达到一种高度。书写也是这种情况。   记 者:您是想达到一种宁静的强大吗?   宇文家林:怎么讲呢,应该是顺其自然吧。书风这个东西,你是不可制造的,怎么好制造呢,你根据你的状况去书写吧!   记 者:书评家对您的评价是力究帖学,还善于把同类型的古贤做横向的比较,就是您在研究书法的过程中,您经常善于把这些古人作这种横向的比较吗?怎么比照?和谁比照多?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宇文家林:行草,它是以东晋王羲之一脉来的。所谓的比较,它不叫比较,它有一种吸收的方式。王羲之这一脉书风,后代有谁,人家怎么学习王羲之的,要做对照。它是一个启示。等于说,从王羲之开始,东晋过来到隋唐,到五代,到宋元,到明清,到现代,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启示,有什么写得好的,应该怎么写,他为什么写得好,他是怎么样接受王羲之的。我是这样一种比较。   记 者:您这样比较的结果是什么?   宇文家林:就是让你知道,这东西它怎么发生的,怎么来的,它的来龙去脉,它从那个点到这个点上,为什么?这都是很有启发的。让你去学一种正大气象,可以靠得近一点,慢慢追上去。   记 者:等于说要把这个打通了。   宇文家林:慢慢打通,追上去。   记 者:通过这样的一个比较,您得到的书写的基本元素是什么?   宇文家林:就是用笔啊,笔法。   记 者:用笔?   宇文家林:对。   记 者:帖的用笔跟碑不一样?   宇文家林:不一样。帖学的用笔很丰富啊,这个里面的内容很多,很丰富。   记 者:我觉得好像现在大家扎堆都在学“二王”?   宇文家林:不学“二王”学谁呢?宽泛的“二王”是一个帖学系统,从古到今,要看怎么去学。对于行草,“二王”是源头!追源,这是好事情啊。至于学它有什么结果,要根据各人的情况。才情,学识,慢慢会形成一个什么面貌?要看个人造化。我们看看《大观帖》、《万岁通天帖》,基本上是那个时代书写的一种状况。你翻翻看,很多人写得很相似的,和而不同嘛,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学“二王”不是什么坏事,所以不要担心。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记 者:关于当代书法追求的展厅效果,您的看法?   宇文家林:要感谢中国书协,展览造就了当代书法家。“三名工程”的书法家都是通过展览走出来的。展览多是好事情,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首先要把作品写好,投稿参展,我觉得是需要的。回避展览不现实,艺术已经进入了展览的时代。   记 者:您觉得我们的书法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宇文家林:是继承与发展的一个阶段。刚才讲现在大家扎堆都在学“二王”。“二王”有好多东西啊。不要以为学“二王”成了一个问题,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它是发展中的问题,继承中的问题。   记 者:其实您说您不愿意想那么多,但是我觉得您骨子里其实对书法的认识还是非常清醒的。   宇文家林:一切随缘,用心书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宇文家林访谈